10月8日,四川藍星機械收到四川大學匯出的教育基地初期建設費,標志著藍星機械與四川大學共建的“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進入實際運行階段。藍星機械由此成為首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共建單位,也是西部重裝基地德陽唯一的一家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主要任務是校企聯合制訂工程實踐教學目標和方案,實施教學過程,評價教學質量。核心是校企聯合培養人才,重點是提升高校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它將傳統的高校學生畢業前一至三個月的實習期,延長為一年,并遵循工程的集成與創新特征,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為核心,構建工程實踐教育新模式。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運營后,企業為學校學生提供實踐便利,如住宿、辦公等硬件,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帶學等要求,讓他們盡快成為實用性人才。也為企業拓寬吸收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條件。建立開放共享機制,真正實現企業、學校、學生共贏。
9月28日,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工程訓練中心主任王杰教授親臨公司,代表學校與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藍星機械表示將按照聯合申報的建設方案,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建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嚴格按照協議要求,做好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建設與運行工作。
藍星機械計劃每年接納8-10名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的培訓實踐。借此機會促進公司與川大的交流合作,推動公司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和人才的引進工作,從而提高公司的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