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由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500強工作委員會評選的“2009年中國化工企業500強”名單在湖南益陽舉辦的 “2009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發布會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上揭曉。包括昌邑石化在內的集團公司系統內45家企業上榜,較2008年的40家增加了5家,較好地體現了中國化工在我國化工行業中的領導力和帶動力。
此次進入500強的企業來自包括石油及石油化工業、基本化學原料制造業、化學肥料制造業、合成材料制造業、專用化學產品制造業、日用化學品制造業、化學醫藥制造業等在內的多個行業,代表了我國化工行業的基本構成。
今年,化工500強入圍門檻達到6.01億元,比上年度的5.81億元提高了0.2億元,保持了自2003年第一次發布排行榜以來的7年連續增長的態勢。化工500強營業收入總額也達到1.52萬億元,比上年的1.18萬億元增長28.8%。
另外,今年化工500強企業與往年不同的是,企業規模集中度有較大幅度提升,按照評選委員會的統計,今年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的企業上升為27家,比上年15家增長80%;50億至100億元企業上升為61家,比上年41家增長48.8%。說明500強企業在改制、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工作中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但從總體規模上看,我國化工企業規模仍然偏小,化工500強企業之間的規模差距依然很大,前10名企業營業收入合計1998.6億元,而后10名企業合計僅為60.6億元,兩者相差達到32倍。
從涉及的各個種類行業分布看,進入500強企業最多的是基礎化工原料制造業,達到114家,占總數的22.8%;其次,為化肥制造業92家,專用化學品制造業75家,合成材料制造業62家,橡膠制造業29家,化學農藥制造業25家。這說明化工行業結構正在不斷趨向合理。
在發布會上,針對當前化工的發展情況,專家建議,我國化工企業的發展一定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決好部分行業的盲目投資、重復建設以及由此產生的產能過剩問題,調整原料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結構不合理現象,加大調整和改革的力度,引入全球最佳管理實踐,提高企業抗外界沖擊能力、自主創新的能力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擺脫“大”而不“強”的現狀。同時,還要大力推進全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另外,此次論壇還選舉了新一屆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理事會,并依據2006至2008年三年度的營業收入,采用競爭力綜合指數計算方法產生了“2009中國化工最具成長性企業排行榜”。(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