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國資委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中央企業“走出去”工作會議,國資委主任王勇到會并做重要講話,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做了《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大力提升中央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的工作報告。外交部、發改委、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及分管海外業務的負責同志等430多人參加了會議。
大會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王勇同志從樹立國際視野,提高國際化經營的認識和水平;立足企業實際,發揮比較優勢;加強管理,防范控制風險;加強隊伍建設,培育國際化經營人才;堅持合作共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等五個方面,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央企業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全面提高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
黃丹華同志全面總結回顧了“十一五”期間中央企業“走出去”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總結分析了“走出去”取得的經驗和存在問題,明確了“十二五”期間中央企業“走出去”工作的主要任務。從加強國際化經營戰略管理、理順和完善國際化經營體制機制、增強境外風險管控能力、加快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境外機構黨建工作和履行社會責任等五個方面對中央企業“走出去”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作為積極實踐“走出去”戰略的中央企業,中國化工在成立之初就把國際化經營作為公司的重點工作,積極開展對外投資并購,成功完成了對凱諾斯公司、安迪蘇公司、羅迪亞有機硅業務、埃肯公司等多項與公司主業發展定位相符、具有技術和市場協同效應的海外企業的收購。成功引入了美國百仕通公司對中國化工藍星總公司的戰略投資,實現了“買得來、管得了、拿得進、干得好、退得出、賣得高”。
在國際化經營中,中國化工牢牢把握企業發展脈搏,堅持“走出去”工作要與企業發展需要相匹配的原則,完成的收購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與自身產業發展定位,而且也較好地促進了國內同類產業和企業的管理提高和技術進步。在收購過程中,始終堅持低調、謹慎的策略、充分利用中介機構的作用,有效防范了投資風險。在并購完成后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機構,加強對海外業務的管控:一方面繼續留任海外企業原高管團隊的大部分人員,制定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層及核心骨干人員中長期激勵計劃,還為海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激勵手段;另一方面在國內二級公司成立專業的事業部管理機構,增強對境外企業的歸口管理、協調與服務工作。在開展國際化經營、實施國際化管理的過程中,非常注重文化融合、加強中外員工的溝通、理解與相互尊重,通過開通海外員工信箱和網站、創辦外文簡報、舉辦面向全球員工子女的國際夏令營等多種手段,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文化融合工作,為管理工作掃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