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3日,“2013輪胎先進制造技術系統及綠色輪胎發展路徑研討會”在山西太原舉行。雙喜輪胎“先進制造技術系統提升與改造”項目受到與會媒體的廣泛關注。包括科技日報、中國化工報、山西日報在內的7家媒體,在12日下午的媒體見面會上對此進行了深入了解。
在媒體見面會上,中國化工橡膠總公司副總經理鞠建宏從橡膠版塊戰略高度解釋了這個項目的意義。近年來,國內輪胎行業競爭加劇,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國內輪胎產品及制造過程同質化嚴重,原創技術少,缺少核心競爭力。改變這個局面,不能只依靠先前的規模化擴張。以“先進制造技術”理念為引領,實現內涵式增長,是輪胎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中國化工橡膠總公司輪胎總產量居行業第一,擁有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的資源優勢,在系統內企業優先實踐“輪胎先進制造技術”,逐步實現從傳統市場向產品高附加值市場領域的轉變。
據雙喜輪胎副總經理趙建勇介紹,2013年初,雙喜輪胎作為中國化工橡膠總公司“先進制造技術”試點企業,與中國化工旗下的昊華工程公司共同編制完成了《輪胎制造技術系統提升與改進項目實施方案》,項目總體規劃為三年。今年前三季度,雙喜輪胎從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生產制造過程創新方面進行了全流程改造。目前,該公司的輪胎制造過程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生產消耗大幅度降低,膠料合格率達99%以上,成品不良率控制在0.5%以內,無形損耗控制在0.2%以內。廢水回收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總計節約成本4900多萬元。
輪胎“先進制造技術系統”在國內實行的并不多,相對于汽車產業的信息化等先進技術的運用,已經推后了至少3至5年。從關注歐盟標簽法到轉型打造輪胎先進制造技術系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