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連海院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的青海鹽湖察爾汗工業園綜合廢水處理項目一、二期順利完成中交。該院是國內首家將高效脫氮專利微生物菌劑成功應用在青海高原工業廢水處理中的企業。工程運行表明,該技術產品能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污染物因子,各項出水技術指標優于設計指標。該項環保技術將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經濟發展,提升高海拔高寒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應用前景廣闊。
青海鹽湖察爾汗工業園綜合廢水處理項目的關鍵技術是連海院自主研發的高效脫氮微生物菌劑及其應用技術。目前,國內廢水處理使用的脫氮微生物菌劑大多依賴進口。
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連海院組織研發團隊歷時8年技術攻關,不斷摸索和反復試驗,針對有機高氨氮廢水特點,對上千種微生物進行篩選、培育,選育出幾十種脫氮能力強的硝化和反硝化菌種。通過多次小試、中試和放大試驗,最終掌握了脫氮微生物菌種的規模化培育技術,成功申請多項國家專利。該處理技術已成熟應用在國內多地的煤化工、精細化工等工業廢水處理,運行成本低,各項技術指標優于國家標準。
“高氨氮廢水生化處理技術在西部高海拔地區應用面臨諸多挑戰。”據連海院環保研究所負責人介紹,察爾汗地區氣候條件惡劣,冬季漫長寒冷,晝夜溫差超過20攝氏度,空氣中氧氣含量僅為平原地區70%,對廢水處理微生物系統正常運行影響較大,尤其對高氨氮廢水的生物高效脫氮是極大考驗。
工程項目組通過選擇先進供氧設施、優化設計參數、系統自身熱量優化和補充外部熱源等措施,解決了高海拔缺氧和低溫兩大難題。同時,根據園區工業廢水特點培育出針對性較強的脫氮微生物菌劑,實現了廢水高效脫氮。
察爾汗地區淡水資源嚴重缺乏,年均降雨量僅35毫米,蒸發量為3566毫米。而該項目采用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高氨氮廢水生化處理技術,無毒害,無污染,并充分考慮當地氣候等自然因素,優化設計方案,經裝置處理后的大部分中水可回用于園區企業,既減少廢水排放又節約水資源,符合國家節能減排要求。
察爾汗工業園區位于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省格爾木市,建有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鉀肥廠及化工一二期項目、青海鹽湖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等多家化工企業。由連海院負責的園區綜合廢水處理項目2013年開工,分三期建設,現已完成一、二期項目中交,三期項目正在設計階段,預計全部建成運行可處理工業廢水1800立方米/每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