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廳近日組織專家在杭州召開了由杭州水處理承擔建設的“浙江省海水淡化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項目驗收會。驗收專家組通過現場考察、質詢討論后,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浙江省海水淡化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經浙江省科技廳批準建設,是浙江省在海水淡化技術領域唯一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主要依托于杭州水處理創新中心。實驗室以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和瓶頸技術為研究重點,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模式,突破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中的重大技術難題,研究開發有助于我國海水淡化科技和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新材料、新產品、新裝備和新工藝,加快研究成果轉化,推動海水淡化技術進步,從而提高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的國際競爭能力和市場占有率。
建設期間,實驗室圍繞膜材料與膜組器、海水淡化關鍵裝備、膜法水處理工藝、海水淡化檢測與評價技術等4個研究方向開展工作并取得突破性進展。膜材料與膜組器研究方向重點解決了高性能反滲透、納濾膜材料制備及產業化技術,開發了納米共混的高性能膜材料,研制出性能與進口反滲透海水淡化膜產品相當的自主化膜產品,并設計建造了制膜生產線;重點解決了能量回收裝置的結構設計、材料優選、加工制造等關鍵技術,開發了國內首臺與1000噸/日和5000噸/日配套的能量回收裝置。通過對小型海水淡化系統的優化設計和模塊化集成,開發出集裝箱式海水淡化裝置。在膜法水處工藝開發研究方向,成功解決大型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集成及裝備制造關鍵技術,建立國內首座標志性萬噸級反滲透海水淡化單機示范工程,并首次將關鍵裝備國產化率提至70%以上,系統能耗技術指標與國際水平同步。在海水淡化檢測與評價技術方向,在國內率先開展中空纖維膜、反滲透海水淡化膜的產品測試方法以及耐酸堿、耐氧化等特征性檢測評價技術研究,重點解決膜樣品制備、檢測設備和試驗方法等關鍵技術,初步建立膜產品評價體系,并起草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