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院老化研究所壽命評估團隊,為中科院江門中微子實驗成功提供老化試驗服務,助力我國中微子實驗研究從起步到跨越的轉變。
江門中微子實驗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牽頭,借助陽江與臺山兩座核電站,進一步研究反應堆中微子的性質,為未來達到全面國際領先奠定基礎。
實驗站將建在地下700米深處,所建造的中微子探測器將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規模最大的液體閃爍體探測器,所用的有機玻璃球不僅密封隔絕兩種液體,還必須能夠承載密度差引起的浮力,其壽命及可靠性對整個實驗至關重要。如何評估有機玻璃球是否能滿足中微子實驗至少運行20年的要求?作為國內87項材料及制品老化研究等壽命評估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廣州院經過周密研究論證,承攬了這一艱巨任務。
高分子材料壽命評估雖然有標準可依,但是針對中微子實驗中高應力、有機介質、高溫、材料本身性能、試驗周期要求等相互制約的復雜情況,目前沒有先例可供參考,必須自行設計研發滿足要求的試驗系統。廣州院老化研究所壽命評估中心團隊組織專家進行了大量論證及前期試驗,在壽命評估試驗項目整體安排和綜合加速老化試驗系統設計、制造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克服了高應力加載、輔助加熱、冷凝回流、有機介質安全保障等一個又一個的難題,順利開展了正式老化試驗。廣州院通過參與此項目,提升了院所技術創新能力,為我國科技強國戰略實施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