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入公司的新人來說,若不是同事介紹或者宣傳資料提及,很少有人能認出王國倫就是中化中石化上海東方石化儲運有限公司(簡稱中化東方儲運)的總經理。身著與普通員工一樣的工作服、略顯黝黑的皮膚和并不魁梧的身材給人親切與淳樸的感覺。
2010年,王國倫來到中化東方儲運擔任總經理。三年時間,憑著敢于創新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從全面整改環保系統,到大修儲罐,再到四期擴建項目啟動,他引領東方儲運向著國內第三方石化倉儲物流標桿企業邁進。
身體力行,突破環保瓶頸
中化東方儲運運營20年來,環保設備老化成為了制約公司發展的主要瓶頸。2011年6月,當王國倫檢查污水處理廠雨污水池的運行狀態時,發現了罐區一處雨水井竟與旁邊的污水系統相通,導致了污水外溢。
2011年8月,就在著手進行地下管網項目改造時,由于管道常年失修老化,導致了庫區污水溢出。幾次溢污又恰巧趕上臺風汛期,暴雨不斷,王國倫就帶著所有黨員到罐區,蹲在地上一點點清理溢出的污水油漬。每一次溢污,都像是針扎到了心尖一樣,讓王國倫心痛不已。“公司要發展,很多問題必須徹底解決,徹底改造,否則問題永遠沒法根除!”
王國倫親自調研,對隔油井和污水井進行重建,對化工污水和油污水分流進行改建,并啟動主設備維修,改造老舊儲罐和環保系統,同時大力完善HSE管理體系,通過強化生產標準化和作業票管理、完善施工現場督察機制等方式加強日常安全管控,實現了“安全生產、環保生產、精益生產”。
經過持續整改,2011年10月29日,在國資委等七部委國家陸源溢油風險防范檢查組的環保和防溢油工作突擊檢查中,中化東方儲運的各項污水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公司環保軟硬件設施保障能力和管理體系的規范性得到全面提升。
堅持不懈,擴建項目終獲批
環保設施設備的整改,只是確保公司正常運營的基礎,若要公司更長遠的發展,硬件設備是關鍵。2011年,為突破公司經營瓶頸和提升安全環保保障能力,東方儲運啟動了四期工程擴建項目。項目擬新建7座化工品儲罐,并配套建造一座1萬立方米的應急事故池。但是項目審批困難重重。土地規劃、安監、環保等等一道道仿佛不可逾越的溝壑將四期項目的前期審批拒之門外。在很多人都已失去信心時,王國倫一直在堅持:我們一定可以!
他鼓勵項目組人員不要氣餒,轉變工作思路,開始了一輪輪誠懇的溝通,終于促成了項目專題會議的召開,項目最終獲批。從2011年3月集團總部批復方案,到現在項目即將完工,在這700多個日夜里,王國倫率項目組歷盡周折。為了通過環評審批,他們單就如何修建改造應急事故池的問題,就召開會議不下10次;尾氣收集方面的工作缺少相應技術規范支持,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鍥而不舍的努力下,他們化解項目前期的各種難題,并克服“邊生產、邊施工”的困難,保證了業務經營穩定和項目施工進度。
王國倫曾說:“好事多磨,上天在檢驗你是不是配得上這件好事兒才會來磨你。其實磨的不是這件事兒本身,而是辦事人的意志、心態。一件事兒經歷的坎坷越多,它所創造的價值也會更大!”
廣招納新,不拘一格育人才
王國倫不僅在業務經營和企業管理方面雷厲風行,人才培養方面也摸索出了一條適合公司發展的新路子。
今年,在儲罐大修、新建項目的雙重壓力下,公司還需要面對低迷的石化市場行情,中化東方儲運一度出現業務量下降,員工狀態也日漸消沉。王國倫開始對公司人員大膽調整,打破中層崗位固化模式,能者居位閑者讓賢。
生產部經理劉偉就是受益者,他說:“這次的提拔促使我在工作中不斷尋求變革得以鍛煉和提升!”在劉偉上任生產部經理半年后,班組青年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朝氣蓬勃,工作中的閃光點不斷呈現。
王國倫注重培養青年人的激情與創造力,這也使得公司業務不斷得以開拓。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公司連續三年經營業績創造歷史新高。
在員工的心里,王國倫威嚴而慈祥。在2013年團支部組織的青年活動啟動會上,他告誡所有中層干部:“青年人是公司發展的希望,他們會給公司帶來創新,帶來變革,領導的任務,就是要帶好他們,給他們創造發揮的平臺。”一席話讓在座的青年人倍感鼓舞。在公司的中層干部中,80后年輕人占到了三分之一。三年來,中化東方儲運廣招納新,各個崗位優秀人才不斷脫穎而出,逐漸打造了一支優秀團隊,推動公司不斷發展。
作者:吳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