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天然橡膠種植園,傍晚陣雨過后,夕陽西下,一對黃皮膚的年輕中國夫婦正駕著汽車行駛在回家的路上。這里的天空就像他們曾經生活過的海南一樣,不同的是這里的樹更高,這里的土地更肥沃,這里的雨也更大……
她叫朱長風,出生在重慶;他叫章毅鵬,出生在湖南。“天然膠”做媒,讓他們相識、相知、相愛,在喀麥隆為了心中的夢想,拼搏奮斗。
相知相愛在第二故鄉
說起海南兩院,即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在天然膠業內可謂是大名鼎鼎。2001年,當朱長風和章毅鵬分別從自己的家鄉考入這里的高分子專業時,兩院還是全國僅有的研究天然橡膠種植與初加工的科研院校。
七年寒窗苦讀,讓兩人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也給他們贏得了很多工作機會。他們碩士畢業后,放棄了去大城市發展的機會,毅然選擇留在天然橡膠初加工行業,加入了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海南中化橡膠有限公司,成為中化大家庭中的一員。這個決定引來了不少同學疑惑的眼神。“天然橡膠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原材料,同時也是戰略資源之一,而中化國際橡膠事業板塊則是最理想的行業平臺,公司的管理模式、文化氛圍等也很吸引人。”
加入中化的這一年,是他們參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他們相愛的第五個年頭。在這一年,他們不僅從同學成為了同事,還結為了夫婦。每次回想起婚禮時的那一刻,他們都會都覺得無比地溫馨和幸福,婚禮很簡單,但是很“美麗”,他們成長在中化、耕耘在中化、幸福在中化。
剛進入公司時章毅鵬在生產部,朱長風則選擇了化驗室,從基層做起,熟悉生產管理及工藝流程和產品檢測流程。他們是工廠里頭兩個碩士生,而且還是一對夫妻。天之驕子居然主動要求跑到車間,和生產線工人一起“三班倒”,同事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面對這些,他們倆很平靜,沒有過多解釋,而是將心思放在工作上。2008年底,章毅鵬被評為中化國際年度“最佳新人”,公司的認可讓他更有激情、更有活力,并堅信“扎根中化、扎根天然橡膠”的選擇是對的。
2011年,正當兩人的工作逐漸步入正軌的時候,中化國際控股GMG公司在非洲的種植園急需人才。是否前往非洲工作?對于從未出過國門的兩人來說,遙遠的非洲是神秘的,甚至是可怕的。
“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去非洲工作是挑戰也是機遇,雖然生活環境艱苦、貧窮、疾病、內戰、綁架事件時有發生,但卻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機會。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章毅鵬夫婦還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和擔憂,來到喀麥隆。臨行前,他們甚至連蚊帳、香皂都帶上了,就怕萬一到了喀麥隆什么都買不到。
喀麥隆雖然經濟欠發達,但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還是能買得到的,公司安排給外派人員的住房也很不錯,基本的電器都有,來的時候公司連床單和衣架都準備好了,很細心、很周到、十分人性化。到達駐地后,章毅鵬驚喜地發現之前在國內的擔憂都是多余的,公司已經為他們安頓好了一切。
歷練成長在非洲
“我們通過不斷對質檢員的培訓,大大提高了雜質、門尼粘度等重要指標的檢測技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為誤差,從而保障了檢測的準確性。”來到喀麥隆,朱長風負責監控產品質量和管理化驗室,她引入了國內化驗室管理的先進經驗,不僅提升了化驗室的管理水平,還積極配合其他同事,幫助HEVECAM膠廠于2012年年底通過了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工廠產品的品質正逐步提升,客戶滿意度也大大提高。”朱長風還和她的質控團隊一起建立了原料DRC等指標檢測制度,實現了對進廠原料DRC的實時跟蹤,提高了原料入賬數量的準確性。此外,她建立了每小時生產線送樣檢測的制度,即生產線每小時必須抽樣送化驗室檢測其門尼粘度,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整生產工藝參數,降低產品不合格率,提高產品質量。
而章毅鵬則負責種植園內橡膠樹的新種、復種工作,“種植園內約48%的膠樹樹齡都已在三十年以上,復種工作迫在眉睫,必須通過未來幾年的加速復種,才能順利實現種植園內的新老樹交接,從而保障公司未來的正常生產運營。”章毅鵬和他的同事,僅僅兩個人,和本地管理團隊管理近500人的新種部門,不但要完成全年1000多公頃的新種任務,還要負責近更多面積的未開割的新橡膠園的維護和管理,此外,他還肩負整個種植園的道路維修、路橋搭建、草坪整修等等其它工作。章毅鵬原來從事的是天然橡膠加工工廠管理,而今要轉型為產業鏈上游的天然橡膠種植管理人員,對他而言是個很大的挑戰。
新老樹的更換種植主要是將已經不能產膠的老樹砍伐掉,然后重新種上小樹苗,待六到七年的時間孕育后,小苗成材,就又能產膠了。喀麥隆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很適合天然橡膠生長,但同時也是雜草生長的“理想之所”,“雨季時爬藤類和灌木類雜草生長特別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剛種植的天然橡膠小苗給淹沒了。”為了保障小苗的正常生長,章毅鵬帶領團隊開始向雜草“宣戰”,然而,往往剛除過草的地塊上,新草很快又異常蓬勃地生長起來,幾乎將小苗再次淹沒了。章毅鵬他們沒有放棄,“橡膠樹從小苗種植到開割大概六年左右,小苗的成長就像小孩的成長一樣,整個過程都必須盡心呵護。”
親情是最大的牽掛
工作以外的種植園,生活異常安靜,在這個天然氧吧里只有成片的橡膠林、充滿生機的綠色灌木叢以及湛藍的天空。
親情是他們最大的牽掛。每個周末,章毅鵬夫婦會和遠在國內的父母及寶貝女兒視頻聊聊天,視頻中見到兩鬢斑白的父母親和正在呀呀學語的女兒,他們心中不免有幾分惆悵。
夫妻倆偶爾也會去附近小鎮上的海邊坐坐,感受大海的寬廣。章毅鵬喜歡大海一望無際的寧靜溫柔,經常來觀賞大海的浩瀚,領略海的氣魄,“所謂海納百川,就是這個道理。”
晴朗的清晨或是傍晚,夫妻倆會漫步在橡膠林中,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綠的生機,真是一種無比愜意的享受,他們已經愛上這種唯美的感覺。
夫妻倆還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菜園,章毅鵬種上了中國的蔬菜。朱長風則教當地的保姆做中國菜,在她的悉心調教下,保姆現在已經能做出一手相當地道的中國菜了。他們享受著自己親手種的綠色蔬菜,感受著田園生活的寧靜,有時候他們會覺得像是真的來到了“桃花源”。
“又是一天過去了。”凝視著天際邊依然火紅的太陽,朱長風若有所思。轉眼間,來到HEVECAM橡膠種植園已有一年半時間了,盡管有些想家,但他們已經很好地融入當地的文化之中。
“收獲之前必須先要付出,今天的付出正是為了明天的美麗。”在非洲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上,章毅鵬與朱長風依然辛勤耕耘著。
作者: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