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油田哪里有油?一口井如何開采才能效益最大化?“前期的數據分析一定要全面、準確。”年靜波一遍遍地告訴自己,“工作要細致、再細致。”
“認真”成就事業
2007年,年靜波來到中化集團下屬中化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參與油氣項目的井位審核、地震解釋、科研課題、開發方案的編制和儲量報告的編寫。
自1993年從學校畢業,年靜波深入過大慶油田野外地震隊灑過汗水,在大慶物探研究院從事過項目研究,在大學從事過教學,經過近20年的沉淀,年靜波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專業本領。
入司不久年靜波和她的伙伴們就打了漂亮的一仗。
2007年,突尼斯Oudna項目作業者提出,在原有2口開發井基礎上再鉆一口采油井。年靜波認為,公司作為非作者決不能坐等分成。“作業者有短板,我們做的就是找短板。”于是,年靜波和Oudna項目組成員一起,對這一提議重新進行分析論證,論證后發現其中有一個斷層開錯了方向,導致了圈閉面積增大。這一發現不僅說服作業者取消鉆井計劃,而且為公司節約了近3000萬美元。
因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優異的業績表現,2011年底,年靜波被委任代理公司技術研究室管理工作,2012年年中又開始負責全公司資源/儲量工作。
為了保障數據的一致性,年靜波承擔起了公司所有油氣勘探開發項目產量數據的檢查和資源/儲量匯總工作,并參與部分項目的產量編制工作。資源/儲量匯總就如同財務報表,全面反映了勘探區塊的整體情況,每一個數據都至關重要。因其數據量大、資料繁雜,涉及地震、地質、鉆井等多個專業,只要有一點偏差,數據就會出錯,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要想把儲量工作做好,就要把資料摸清楚。”有很長一段時間,年靜波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夜里11點。“我走的算是晚的,但每次我走的時候年總還在,第二天我到的時候年總已經工作了。那么瘦弱的身體怎么會蘊含那么大的能量!”提起年靜波,周國文如是說。”
為了保障數據先后關系和邏輯的正確性,年靜波把整項工作進行了梳理,每個數據都核實一遍,“為了保證2012年底8個儲量報告的一致性,從開始編寫到最終成稿,改動十幾遍是常有的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年靜波和她帶領的團隊把儲量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條,保障了公司規劃計劃儲量部分的順利完成。
“感恩”造就團隊
2011年6月17日,晴日的午后,剛入司的周國文提著手提包走進公司辦公室。這時,一個瘦弱的、滿面笑容的中年女士走過來主動地向他打招呼,她就是年靜波。親切的微笑、溫馨的話語拂去了這個初來乍到年輕人心中的忐忑,也正是在她影響和帶領下,周國文經過兩年的歷練,成為了業務骨干。
帶領團隊后,年靜波和大家說的最多的是“感恩”。年靜波說,“我來自一個閉塞的縣城,上大學之前都沒有見過火車,后來,考到了大城市,我就很感恩?,F在有機會到了中化,公司給了自己更大的平臺,我不僅感恩,更要明白自己能為公司做什么。”“抱著感恩的態度就會更認真做事。”年靜波如是說。
2011年公司新進了很多年輕員工,年靜波像大姐姐一樣和他們聊生活聊工作,并親自教授他們業務知識。剛剛入職的趙迎月說,“年總自己很忙,但只要我們向她請教,她就會耐心地講給我們聽。”
年靜波對于團隊,有著樸實的認識和看法,“石油這個行業,不能搞個人英雄主義,要團隊作戰。團隊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一環接一環,如果有一個斷了,整個鏈條也就斷了。在這個團隊,大家就一個目的,就是把咱家的家底兒看住了。”
公司UAQ項目二次開發時,年靜波快速組建了一支由年輕人組成的項目團隊,這支團隊在短時間內拿出了方案,得到了一致認可。“這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一個朝氣蓬勃的團隊,能夠快速反應、拿得出成績的團隊。”領導的贊揚,年靜波始終記在心里,并以此鼓勵大家。
“知足”充盈生活
年靜波對自己現在的狀態很知足,并且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感染身邊的年輕人,讓他們快樂地工作和生活。
“年總總是滿臉笑容,她很懂得生活情趣。”,周國文說,“記得有一次,她挎了一個小小的雙肩包,是那種既可以手提也可以雙肩背的小包,很青春、很洋氣,你很難與大家平常說的‘工作狂’聯想到一起。”
在生活中,年靜波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照料家庭,但一有時間,便會細心照看生病的婆婆。人說女人如水,在丈夫的眼里,身材嬌小的年靜波更需要保護。“每當加班到很晚,她老公有空就會提前來接她。”同事譚春蘭說。
技術研究中心的進步、家人的支持與理解,讓年靜波更有信心去面對未來的路。
作者:高杰 趙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