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上雨初晴,煙云散,殘陽紅。幾竿修竹,雨過尚清瑩……梅溪湖畔夜空朦,銀鉤明,扁舟輕。攜手佳人,把酒聽琴聲。”6月22日,一位即將入住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的業主漫步梅溪湖畔時,即興創作了《江城子·梅溪湖》。
今日的梅溪湖,青山夾岸,碧水環抱,群樓錯落,路網阡陌,成為一座以湖為中心、山為依托、河為脈絡的生態宜居新城。三年前,當中化集團在港上市企業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超第一次來到梅溪湖時,映在他眼前的是一片零亂的荒地灘涂,斷難產生這般的詩情畫意。然而正是張志超和奮戰在梅溪湖畔的創業者們,用他們的勤勞智慧,讓昔日的“南泥灣”變成了今日的“好江南”。
和時間賽跑
2011年,是張志超職業生涯的重大挑戰之年。當年1月26日,方興地產成為長沙梅溪湖國際服務和科技創新城開發招募項目(簡稱梅溪湖項目)的投資人。梅溪湖項目初期投資逾百億元,總投資預計將超600億元,是方興地產也是中化集團迄今最大的投資項目;項目占地超萬畝,開發業態多、建設周期長、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而方興地產之前沒有做過一級土地與二級開發聯動的項目;同時,要實現當年投入、當年盈利,項目運作面臨著空前的壓力。
這個艱巨的任務誰來執行?作為一名90年代初即投身房地產行業,2000年加入方興地產旗下金茂集團的地產人,張志超先后在多個崗位和重大項目上摸爬滾打,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同時,張志超全程參與了梅溪湖項目的前期工作。
“沒有底,這是肯定的。我之前沒有做過這么大的項目,也沒有做過一二級聯動開發項目,所以當時領導征詢我的意見時,內心多少有些忐忑。但是人生能有幾回搏呢,公司的信任也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張志超說。
2011年2月,方興地產長沙公司注冊成立,張志超任總經理。他帶著四個人組成的“小分隊”,火速奔赴長沙。租個辦公室、拼幾張桌子、搬幾把椅子……他和他的伙伴們就迅速投入到長沙公司的創業工作中。“當時辦公室沒有裝修,條件非常簡陋,大家圍在一起辦公,張總和我們一起工作,經常忙到半夜。湖南飲食麻辣、油膩,大家經常鬧肚子。那段時間張總經常鼓勵我們,大家干勁很高。”方興地產長沙公司總經理助理朱強記憶猶新。
基礎工作完成后,張志超火速“招兵買馬”。“作為梅溪湖項目的黃埔一期,第一批員工非常關鍵。雖然人手亟缺,但張總還是要求寧缺勿濫,不管再忙,他都會親自對每個應聘員工進行最后一輪面試,確保每個員工的質量。”方興地產長沙公司綜合管理部同事回憶道。2011年4月,隊伍齊了,流程順了,項目工作進入正軌,張志超的事務更多了,經常加班到深更半夜。外出辦事或者出差回來,不管多晚,他往往先趕到辦公室處理各項事宜,確保第二天工作順利推進。
張志超的以身作則和敬業精神感染了身邊的每個員工,整個團隊保持了高亢的戰斗力。經過不懈努力,梅溪湖項目2011年度實現收益5.13億元(不含自拿地),完成了方興地產下達的“保三爭五”的目標,兌現了對集團當年投入當年盈利的承諾。來之不易的成績,讓大家都歡呼雀躍。張志超很欣慰,這支隊伍通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打贏了第一仗。但他也未有絲毫松懈:前方還有更多的挑戰。
順著市場的藤摸瓜
在營銷方面,張志超有獨到理解:“梅溪湖項目一二級聯動開發,是城市開發模式的大膽創新,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借鑒,只能在實踐中摸索道路,在創新中尋求發展。”因此,在梅溪湖項目中,張志超一邊發展,一邊思考,積極探索市場規律,摸索出了一系列經驗。
梅溪湖項目不僅承擔著方興地產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承擔著長沙市探索“兩型社會”的重要使命。因此,張志超的團隊從一開始就嚴格執行高起點、高標準,區域規劃、景觀設計、工程建設、公共交通、節能降耗等方方面面,都追求卓越,全力打造精品項目。2012年,梅溪湖國際新城躋身國家住建部批準的首批8個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城區之一;入選首批國家智慧城市90個試點之一。
梅溪湖項目要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市民,除了項目規劃和建設外,還要加強市政交通設施和周邊配套。張志超積極與政府保持溝通,獲得了理解與支持。地鐵2號線貫穿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落戶梅溪湖;通過與政府合辦國際燈光節和元宵節燈會、花卉藝術展、國際文化藝術周等,兩年內的數次大型活動吸引了超過500萬人次的市民和游客,讓大家感受了梅溪湖的魅力和價值;承辦并冠名2012年全國公路自行車錦標賽,讓梅溪湖走向全國;2013年4月,長沙大河西先導區管委會順利入駐梅溪湖國際研發中心,進一步奠定了梅溪湖的長沙城市新中心地位。
梅溪湖片區內規劃的四所小學、三所中學本是“不得不做”的配套工程,張志超提出了“變配套為引領”的創意:“教育是家庭的頭等大事。梅溪湖要讓業主安居樂業,就必須要做好教育配套,通過引進名校,帶動更多的市民選擇梅溪湖,既帶動了業務的發展,也體現了我們的責任。”通過努力,梅溪湖成功引進了包括長沙市教育局直屬幼兒園、博才小學、長郡中學、周南中學等名校,從幼兒園、小學覆蓋到高中,極大提升了區域價值。
今年2月下旬,受調控政策影響,市場形勢急轉直下。面對不利環境,張志超組織人員對長沙房地產市場進行研究,調研市場情況,積極探索應對之道。他根據分析研究結論,指導營銷人員適時調整銷售策略,并加強與潛在合作伙伴的溝通協調。在他推動下,上半年,梅溪湖項目成功實現對外土地公開掛牌出讓約407畝,有效保證了全年營銷目標的實現。
張弛有道 志在超越
早上四、五點鐘,美麗的梅溪湖還沉睡在靜謐中,張志超卻已起身:喜歡早上在梅溪湖沿湖走一圈,是他到長沙工作后的習慣。幾公里的環湖路,一趟走下來要1個多小時。“早上空氣好,周圍也安靜,可以一邊散步一邊盤點一下近期的工作,同時也看一看工程現場,了解工程的進展情況,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張志超說。
“這下,我們的壓力更大了,張總以前負責工程管理,提的問題很專業也很細致。我們現在也每天去現場檢查,力爭將項目做到更好、更完美。”工程部負責人說。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除了白天工作時間到訪梅溪湖項目工地,晚上有空時,張志超也會去湖畔再走走,問問看房人和游客的看法。“有些市民說白天工作忙,晚上到梅溪湖來乘涼,想看一看樓盤,但營銷中心已關門了。于是我們根據人流情況適當晚些下班,后來客戶接待量確實上去了,也積累了不少有效客戶資源。”張志超說。
工作中,張志超高標準、嚴要求;生活中,張志超非常親和,關心員工的生活。他總不忘關心外派員工的生活,盡最大可能去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長沙外派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
一梅一溪一湖山,一心一意一世界。2013年,對于梅溪湖項目,仍然是一個非常艱巨和關鍵的一年,張志超和他的團隊做好了準備,眾志成城,全力沖刺目標,實現更大的超越。
“我剛到了‘知天命’的年歲,正是追求和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期。當然,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對于家庭來說有一些犧牲,但這樣的奮斗卻能讓人生更加充實。”張志超說。
作者:梁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