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員工的幸福感是制定企業文化相關政策的最終目標,也是檢驗企業文化的最終標準。提升幸福感,是對員工最好的激勵,也是提升績效和忠誠度的有效手段。企業對社會幸福感的建構更是責無旁貸,能夠給員工創造幸福感的企業,才是真正具備綜合競爭力的企業。2013年7月份開始,紅網企業頻道、能源頻道聯合推出走進企業“尋找最具幸福感的員工”系列報道,圍繞企業員工什么是幸福、為什么幸福、怎么實現幸福等主題解讀企業員工的幸福密碼。
(中化石油湖南有限公司風險執行部副經理魏方明。)
在石油行業“老口子”魏方明看來,如果想進入石油行業從事相關工作,那么了解該行業最按部就班的方法就是在加油站工作2年,然后去油庫學習一年,然后再干3年銷售。這樣,對石油的終端便能有個系統的認知。
魏是嚴謹、相對保守的人,沒有把握的事情他一般不會做。他認為這正好和他現在的崗位所需特質相匹配。
魏現在是中化石油湖南有限公司風險執行部副經理。接受采訪前,他剛升職。去年6月份,中化石油湖南公司成立,魏在8月份加入,作為開發主管。在那之前,他做了13年跟石油相關的工作。對于職業規劃,他并沒有很好的設想,只是一句,“實干闖未來。”
國企中的外企
中化石油,中國第四大國家石油公司,2012年6月在湖南成立子公司,主營油品進出口貿易和國內成品油分銷業務。8月份,想要穩定工作的魏方明加入了中化石油。當時,他40歲。
采訪中,魏方明一直在強調自己的年紀。和公司領導、同事橫向或豎向比較,他認為自己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40歲的魏方明曾在外企和多家民營油企的管理層任職13年有余,工作內容涉及潤滑油銷售、液化氣項目、加油站開發及管理、油品銷售等,他兢兢業業工作,用時間扎扎實實地填充了自己的履歷。
在職業生涯經歷過外企和民企的魏方明看來,中化石油是“國企中的外企”,流程規范,執行力強,注重效率。進入中化石油時,他就了解到了這是一個成長型的企業,和國內“三桶油”主營業務都是石油相比較,中化集團的的主營業務更加廣泛,在國內讓人熟知的只是中化石油的兄弟單位中化國際和中化化肥。而湖南公司更是成立于中化集團的“第三次創業”階段。
在外企和民企,員工沒有決策權,但是中化石油讓魏等人體現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凡事他們都能參與到決策中來,這也給了他們更多發展可能。同時,央企具備的前瞻性眼光以及承擔社會責任等都是給員工榮耀和安全感加分的砝碼。
工作中的成就感
2013年1月,春節前,成品油價上調預期強烈,此時,中化石油湖南公司計劃增加庫存。然而,擔任業務經理的魏方明和同事經過分析得出,市場需求并無想象中剛硬,且新的價格機制可能馬上要施行,于是不建議公司大量采購油品。
事后,成品油價雖上調,然而在不久后的3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即出臺了成品油價格機制完善方案,將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且取消4%的調價幅度限制。
顯然,新的成品油調價機制更加靈活。魏方明介紹,他們的建議給公司避免了不少的損失。這是他加入中化石油不到一年時間內所作的一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談論工作中取得的成績,魏方明自始至終堅持的主語是“我們團隊”。
他介紹,中化石油整體的氛圍便是和諧的團隊。集團領導下來視察指導工作,會和下面員工談笑風生,召開會議,全體召集,講究培訓。而工作之余,領導和員工間也更多的是學習和分享。
創業初期,一人多崗的忙碌和辛勞不可避免,但魏如魚得水,對他來說,中化有充分的舞臺給他努力、鍛煉和展示。因個人能力全面,12月份,魏方明正式晉升為風險執行部副經理,成為中化石油湖南公司第一位晉升為中層崗位的普通員工。
魏介紹,風險執行是中化石油區別于其他油企所特有的部門,職責包括調運、倉儲、風險管理等多環節執行工作,范圍廣挑戰大。
談及未來,盡管魏方明一再表示,他并無明確的職業規劃,但是他堅定明亮的眼神透露出,所有的一切,只是這個41歲男人創業的開始。他告訴紅網記者,工作順利完成,得到同事、領導的承認,同時處理好工作和身體及家庭之間的平衡就是他眼中的幸福。
未來5年,中化石油計劃投資12~15億元,在湖南省投資120座加油站,其中將重點加大在長株潭布局的步伐。魏方明介紹,在加油站數量方面,湖南民營和國營加油站平分天下,但知名度和美譽度相差很大,他希望,將來,中化石油還能給國營加油站的可見度加分。
http://news.stnn.cc/c6/2013/12/24/1387887621807.html
作者:彭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