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耕以來,中國中化充分發揮農業全產業鏈優勢,穩生產、保供應、強技術、優服務,全力護航春耕生產。日前,中國中化旗下中化農業MAP科技助農,中種集團智慧選種平臺,中化山東肥業穩產保供等創新舉措,受到央視等多家主流媒體聚焦報道。
媒體聚焦 創新技術集成 科學高效春管
央視《新聞聯播》
在智慧農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智能設備正成為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3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中化農業MAP東海技術服務中心在春耕春管中的科技應用實踐,展現智慧農業助力糧食穩產增收的成效。
通過智慧農業服務平臺的遠程監測點,利用衛星遙感技術,中化農業MAP東海技術服務中心農藝師可以觀察小麥長勢,并將實時獲取的苗情信息迅速傳遞給農戶,為其提供精準的管理建議。
央視財經頻道《天下財經》
3月15日,央視財經頻道《天下財經》也特別關注到安徽省糧食主產區運用無人機等智能設備開展智慧春耕的實踐案例。這些創新應用的背后,離不開中化農業MAP提供的先進技術支撐。
3月初,在安徽阜南縣,128萬畝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拔節期,中化農業MAP阜南中心引入多光譜無人機,助力農戶做好春耕春管工作。這款搭載多光譜相機的無人機能夠快速生成小麥植被指數地圖,為精準施肥提供科學依據。“一架次起飛大概20多分鐘,針對1000多畝地做精準巡田,做成處方圖,長得旺的地方少施點,長得差的多施點,變量施肥使整片小麥的長勢也更平衡。”中化農業MAP阜南中心經理黃巖解釋道。
媒體聚焦 破解選種難題 賦能精準播種
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
面對氣候多變和土壤差異帶來的選種難題,中種集團創新研發的“玉米品種晉級與精準定位決策系統”提供了智能解決方案,并于3月19日受到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關注。這是國內首個集成多維數據的玉米精準定位平臺,能夠整合多源數據,快速識別適宜種植區域,幫助農戶在春耕階段提前選好種、選對種。
中種集團總經理宋維波在采訪中表示,該平臺整合全國6萬多個氣象站點及土壤等信息,通過創新算法模型,精準預測每一個品種最適宜的生長區域。同時,精準度達到5×5公里,為每一個玉米品種精準繪制“適生地圖”。
此外,今年春耕期間,中種集團已向東北、黃淮海地區累計投放10個新品種,累計推廣良種5500噸,覆蓋350萬畝沃野良田,進一步保障當地春耕種子供應。
媒體聚焦 加足生產馬力 保障化肥供應
央視財經頻道《經濟新聞聯播》
化肥是春耕的重要物資,當前全國各大生產企業都在開足馬力,加緊生產保障供應。3月14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新聞聯播》對此進行專題報道,重點聚焦化肥生產進度與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在中化山東肥業廠區內,12條生產線滿負荷生產,復合肥、水溶肥等產品銷往山東、江蘇、安徽等地。中化山東肥業總經理助理單茂瑩表示:“今年春耕備播期間我們保持高開工率,日均生產化肥2500噸以上,1月份至2月份產量同比增加10%。”
媒體聚焦 關鍵技術加持 提升春耕效能
今年春耕期間,國資小新聚焦農業科技新成果,提到中化農業MAP創新推出的“一鋪兩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體系,該體系通過機械設備改造及種植模式優化,結合品種篩選、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水肥精準調控等關鍵技術,構建起覆蓋農作物全生育期的增效方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
▲中化農業MAP獲國資小新報道
科技春耕,向新而行。中國中化將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與創新力度,為智慧春耕及農業現代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