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四位企業家代表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在主持見面會時介紹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他們熱愛祖國,勇于創新,誠信守法,具有國際視野,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四位企業家代表,他們其中既有國企的負責人,也有民營企業家,請他們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這個話題與大家進行交流。這四位代表是: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先生;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先生;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育先先生;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先生。
四位企業家代表分別回答了工人日報記者關于面對當前比較復雜的形勢和困難,如何發揮企業家的精神、帶領企業實現更大發展的問題。
寧高寧介紹說,習近平總書記開座談會的時候我有幸在場,也作了匯報。在現在國際形勢主要是兩個變化:一是全球化遇到的阻礙越來越大;二是以互聯網和生物科技為代表的先進科技廣泛應用。這種情況之下,再加上面臨新冠疫情,這正是考驗企業家精神的時候,要有創新、擔當、勇氣和堅持,還要有國際視野。雖然國際形勢變化很大,但還是要有國際視野。企業家目前自身應該秉持企業家精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是最主要的。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剛才講了很多,不管是做好自己企業的戰略、自己的經營也好,包括自己國際化的準備,還有國內的研發、創新、新產品,以及做好國內大循環,今天反而會給中國企業家帶來更多的機會。據我了解,中國企業目前來講不管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各類企業,目前在研發、投資、創新,在新技術的應用上下的功夫、投的資本,在過去的兩三年之內,比以往是大幅度增加的。而且我預期,在未來三五年到十來年的時間,中國在很多技術上,會有原創性的很大的進步。這確實是給中國企業家原先在全球產業鏈里所扮演的角色,一個原創性不足的角色敲響了警鐘。我相信這會很快的趕上,這反而是給中國企業家和中國企業提供了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講,總書記也講,我們不主動把門關上,不自己把門關上,還是要做好國際的合作,這是我們的基本態度。但同時來講,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來說,在產業鏈里面做好關鍵產業鏈環節的自主和研發,特別是對技術的把握,可能是未來大的發展趨勢。
劉永好介紹說,今年兩會期間,我作為政協委員,在經濟委員會的會上做了發言,我講到,我們民營企業在這個大考面前,還要樹立信心,所以我的集團要帶頭,今年要新增300億的投資,新增解決2萬人的就業。習近平總書記問我,你的這些就業投資做什么?我說圍繞現代的養豬業,圍繞冷鏈物流企業,圍繞我們的育種、生物工程這些方面做一個大事來進行投資。同時我們還需要用創新的精神來把我們自己在農業食品這方面的工作做好,來幫助解決豬肉供給不足的問題,來提升我們現代農業的水準。總書記講到,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我們的民營企業做了如此大的規模,對國家、社會做出如此重大的貢獻,兩個“如此”,同時鼓勵我們在新的格局下堅定信心繼續前行。總書記不單單是表揚我,是表揚新希望集團,更是表揚我們的民營企業家,我們民營企業在這次抗疫過程中的責任、擔當,以及在災后重建過程中的表現,以及民營企業家在當今社會經濟地位提升的同時,為國家社會作出的貢獻,我是這樣體會的。所以說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貫徹我的承諾,落實我的承諾。這次到武漢我就提出,我們在湖北,為了搭一把、拉一手,我在湖北三年要投200億,要養400萬投豬,并且在冷鏈物流、中央廚房的建設和方方面面做工作。最近我們也宣布了我們現代化的育種公司成立了,要培育最好的種豬。同時我們生物科技技術公司要深入的研究怎么樣養好豬,降低對植物蛋白需求的配方,使得我們的質量要好,成本要低。同時我們還在研究用數字化的能力改造養殖業、生產加工和流通體系。特別是這次疫情也暴露出一些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物流和加工環節疫情傳播的節點和矛盾問題,現在我們正在跟一些地方政府積極的討論,農貿市場的升級換代,通過冷鏈物流、中央廚房的介入,減少堵點、臟點、亂點、痛點問題,這些都是落實座談會的精神。我想,我們認認真真、腳踏實地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企業家精神的體現。
周育先介紹說,我也是很有幸參加了“7·21”企業家座談會。當前形勢下,作為央企負責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真正把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責任精神落到實處。中國建材集團有三大主業,我們今年能夠保證全面完成股東和國資委交待的經營業績外,能夠把我們的第一個板塊基礎建材做得更環保、更綠色,能夠真正為國家的環保事業、為全球的藍天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們第二個板塊是新材料,能夠使得我們源源不斷地創新出一些新材料,去解決國家的“卡脖子”環節,使得這些新材料真正能夠量產,真正能夠提供給廣大民眾,能夠走進千家萬戶。我們的第三個板塊工程技術服務,主要的思考是能夠用中國建材現在領先的水泥技術、玻璃技術,更新升級全球的環保不夠高的、運營質量不夠好的工廠,也能夠為“一帶一路”上需要我們做設計、做施工、做建設的國家,建一些所在國需要的工程。這就是我們三個主業的任務。當前如果提建議,我就提三條:
第一,作為企業家,應該為創新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因為創新本身就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我們整個國家,包括我們中央企業,需要長期堅持創新,才能夠真正達到國內領先、全球領先。這個創新氛圍、環境的培育不是一年兩年就夠的,需要做好各種資源的配置,包括人力資源的配置、資金的配置、機制的配置等。而且往往創新本身就具有比較高的風險,作為企業家,在控制好風險的前提下,怎樣能夠鼓勵創新,怎樣真正達到戰略理性和經濟理性相統一,是很重要的。舉個例子,我們的碳纖維就是在10年前開始投資研發,強度從T200、T300開始,一直到這幾年突破了T700、T800、T1000,而且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能夠為國家的航空工業提供高性能碳纖維。像這樣的工作,如果沒有十年磨一劍的心理準備、實踐支撐,不可能獲得這樣的成果。作為企業家,應該去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
第二,作為企業家,要積極倡導有利于改革的激勵機制。尤其是中央企業,這方面需要高度重視,而且需要積極推進。中國建材80%是混合所有制企業,我們在發展過程中,與不少的民營企業聯合重組,而民營企業家也成為了我們重組后企業的經營者,這些企業家如何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充分弘揚企業家的精神,使得我們股東的出資、股權保值增值。最近集團出臺了一系列的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就是希望能夠使得科技人員,尤其是在一線的科技人員,能夠激發他們的活力,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除了經濟激勵以外,也需要精神激勵。前面介紹的0.03毫米超薄柔性玻璃的發明人彭壽院士,他本人是十二屆、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在2019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們應該通過精神+物質兩方面的激勵,建立一套適合于科學家、技術人員,能夠爆發他們積極性、創新力的機制。
第三,我們還要立足全球,有國際視野,真正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我原來做投資的時間比較長,我自己的體會,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很重要的一個是,我們的投資、并購、重組真正要去思考的,除了經濟效益以外,很重要的是要去考慮我們能夠為當地政府、當地社會、當地民眾提供什么,貢獻什么。舉個例子,中國建材在埃及投資建設了年產20萬噸的玻璃纖維生產基地,使得埃及成為全球第五大玻璃纖維生產國。與此同時,我們在當地招聘了1800名員工,實現了民眾的就業,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前面礦產資源加工和后面應用的產業鏈。這5年下來,為當地政府提供了稅費近3億元人民幣,我們也獲得了良好的回報。只有與當地的政府、當地的社會、當地的民眾和諧相處,就能在過程中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
閻志介紹說,我想越是在特殊時期,在當前這樣的國際形勢下,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下,企業家越是要主動擔當作為,弘揚企業家精神顯得就尤為重要。對于我們企業來說,主要是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立足武漢,提升實體市場發展水平,為武漢構建雙循環樞紐之城作出我們的貢獻。我們在漢口北建設的武漢國際商貿城,目前規模已經超過了600萬平方米,在建200多萬平方米。在武漢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我們已經啟動了12大功能升級工程,全面提升武漢國際商貿城的服務、配套體系,努力打造“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商品交易平臺。我們希望武漢國際商貿城在武漢構建全國現代供應鏈管理中心、成為雙循環樞紐之城中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
二是我們要深耕湖北,為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創建美好生活方式作出貢獻。我們在疫情中就已經啟動了在恩施、十堰、宜昌等地的投資,今年以來在全省已啟動了12個文旅、會展、醫療等項目,努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我想湖北無疑是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地區,我們作為湖北企業更要主動擔當、主動作為,助力疫后發展。
三是要在部分“卡脖子”的制造技術上,持續作出貢獻。我們華中數控在數控技術“工業母機”的控制技術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們會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大國重器”自主研發技術取得新突破。
四是繼續構建更有影響力的全球智能交易平臺,為暢通雙循環作出貢獻。剛才也介紹了,我們立足新加坡打造的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立足武漢建設的智能商品交易中心,剛好是雙循環對應的兩個立足點。我們希望通過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來改造和升級我們的智能交易平臺,為客戶提供更高效的交易及供應鏈、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服務。我想,這樣一個智能化全球交易平臺的構建,會為武漢建設樞紐之城,也會為推動國內大循環、促進雙循環的發展發揮有力作用。
閻志強調,我們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要積極參與光彩事業,特別是在要繼續大力投入到精準扶貧中,為今年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貢獻我們民營企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