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氟化工行業重新洗牌的境況下,太倉環保頑 強應對、奮力突破、實現逆襲
黃計威
太倉環保
最艱難的歲月,往往也是發展歷程中最精彩、最難忘的歲月。2015年前后,制冷劑產品價格屢創新低,在國內氟化工行業重新洗牌的境況下,太倉環保頑強應對、奮力突破、實現逆襲。
臨危不亂 精準切脈
“HFC-134a裝置B線一分塔回流系統異常。請立刻對相關設備進行排查!”這一天,DCS控制室的對講機中,突然傳來三班班長臧必文的聲音。
收到指令后,現場操作人員密切配合,順利完成C泵到D泵的切換。但由于D泵的提壓能力過大,一分塔回流系統突然反應異常,系統參數開始劇烈波動。其中,回流罐液位直線走低,設備內的物料被逐漸打空。如果處理不好,整個系統都會跟著紊亂,甚至會斷循環導致停車。
是液位計失真?管線串料?還是設備發生內漏……初次遇到這種情況,大家對能夠想到的故障一一排查,但都沒有解決問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情況越來越緊急。
“是一分塔冷凝器急性積料。”沉吟半晌,臧必文斬釘截鐵地說。找準問題后,大家迅速“對癥下藥”,進行冷凝器排氣、塔系統參數調整等操作。十幾分鐘后,系統參數逐漸恢復正常。這不是臧必文第一次一針見血地找到問題所在,這樣精準的“切脈”來自經年累月的經驗積累。
DCS控制室的內操人員任務艱巨,在工作中必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守著電腦屏幕,對每個子系統參數不停地進行巡檢、調節。臧必文偶爾會“不在狀態”,盯著DCS屏幕時,他會想象很多突發故障場景,在腦海中進行故障排查演練。比如,如果關鍵位置管道發生異常,該如何去應對和處理?他的記錄本上畫著設備圖,密密麻麻地標記很多數據:精餾塔的換熱面積是多少,多少蒸汽給量能達到正常分離負荷要求;低溫換熱器慢性積料和急性積料如何區分和判斷,怎樣調節能將其平穩的恢復正常;回收槽物料靜置后各物料組分的分布情況如何,能否將其水分設法排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正因有臧必文這樣一群人的專業與堅守,太倉環保才能在國內氟化工產能總體開工率不足六成的形勢下,仍然保持滿負荷運行。
開源節流 對癥下藥
在異常艱難的大環境下,開源節流、降低成本顯得尤其重要。為解決安全環保頑疾,太倉環保成立專題小組,對生產管理流程進行針對性優化。
特殊料備貨流程優化小組,針對特殊料存在延遲交付問題,從內控指標設定、信息傳遞流程優化、操作方式改進等方面進行梳理和優化。改善后,產品質量備貨可一次滿足顧客要求,降低了特殊料用作普通料的損失,年減少特殊料高規格低用1400余噸,降低生產成本數十萬元。
裝置不凝氣回收項目小組,針對HFC-134a、HFC-125裝置精制系統排放不凝氣、夾帶大量有機物浪費的問題開始行動。他們查閱相關技術資料,咨詢相關廠商,認為制冷行業正使用的“冷凍回收技術”具有相似性,可借鑒開發。經過技術調研及可行性研究,技術得以成功實施。實施后,每年回收HFC-134a、HFC-125達320余噸,折合經濟效益560余萬元。
污水減排整治小組,從各裝置產污、產廢源頭進行梳理,找出改善點;制定考核目標,進行三級計量管控;采取工藝減排等措施,實現全年污水排放降低30%。
這些措施或降低了成本,或提高了生產效率,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企業競爭力,讓太倉環保在逆境中站穩腳跟。
逆境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只有在飽經風雨后,才能見到最璀璨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