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省區是一鍋滾燙的油”
10月3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在寧夏賀蘭四十里店隆重舉行,吸引了附近十里八村近1000位鄉親們駐足觀看。演出是農業事業部舉辦的“豐收新時代”文藝匯演,推動鄉村振興,共建鄉風文明,與當地農民一道歡慶豐收。
“豐收新時代”文藝匯演是農業事業部給業績優良單位的“特殊獎勵”。過去的一年里,農業事業部MAP糧作事業部寧夏省區勇奪事業部首屆“立春杯”,這一場晚會,就是對MAP糧作寧夏省區的Mapper們最好的犒勞,也是對當地農戶的真誠回饋。
一年前,MAP糧作寧夏省區在MAP創新陣營里面還是一個“小片區”;一年多來,大家憑著西北人那一股子“不甘人后”的倔強,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成績,各項運營指標都排在糧作各省區前列。
勇爭第一
想在寧夏開疆拓土并非易事,沒有點農業情懷還真不行。MAP糧作寧夏省區的員工絕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熟悉農村環境,理解農民痛點,對于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干勁兒十足。但畢竟員工當中80后和90后居多,為鼓勵年輕人靜下心來干事業,省區負責人楊金光經常講:“作為新時代的央企人、新時代的中化農業人,一定要有時代感、方位感。對黨的鄉村振興戰略要有充分領會,要有歷史自覺和政治擔當。”兼具情懷與使命,省區的每個人都奮勇爭先,以“把MAP干成功”為己任,盡管工作量大,有時候甚至需要晝夜奮戰,但從不叫苦,因為他們明白,沒有哪個“第一”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的。
2018年冬天,酒泉地區普降大雪,有些地方積雪過膝,車輛無法通行。當時,酒泉MAP技術服務中心剛剛成立,中心經理張斌斌和同事硬是踏著積雪,歷時兩個多小時,步行五公里,給事先約好的農民在村委會宣講MAP戰略、介紹技術方案。村主任很是感動,對張斌斌說:“小張,說心里話,今年頭一年合作,我們老哥幾個對中化的產品和技術服務怎么樣,暫時不知道。但你們這種敬業奉獻的精神,我們真佩服,不和你們合作都不好意思。”
寧夏中衛MAP技術服務中心的Mapper冬季為農戶取土配肥
“只要蟲子能打死,莊稼能保住,就值!”2019年夏天,景泰區域黏蟲爆發,景泰MAP技術服務中心的Mapper們每天夜間為農戶進行飛防打藥。農戶們心里著急,Mapper們打完一戶,旁邊的農戶就拽著袖子不讓走,要讓他們接著打。有時候,Mapper帶的藥不夠,還要往返幾十公里回中心拿。連續兩個禮拜,中心全體Mapper每天晚上八點出去,凌晨五六點才能結束工作回到中心,稍作整頓后還要開始白天的日常工作。省區負責人心疼大家,強制要求大家休息,但技術服務中心經理范子明說:“老百姓一年的收成如果讓黏蟲毀了,損失也太大了。我們辛苦一點不要緊!”技術服務中心的同事們都贊同范子明的想法,硬是頂著黑眼圈,與黏蟲奮戰到底。
這種不怕困難的韌勁兒讓寧夏省區全員達成共識,決定將“勇爭第一、永爭第一”作為全體Mapper的座右銘。省區負責人楊金光要求:雖然寧夏、甘肅是小省區,但小省區也要有大作為。各項業績指標,省區必須力爭全國第一,各個中心必須力爭全省區第一,每個人必須力爭全中心第一、全省區第一。“我們就是要敢和大省區叫板,敢和先進中心叫板,和自己較勁,成功向內求。”
2019年,在省區全體員工的努力下,目前寧夏省區建成服務中心數量、收入及毛利預測完成率、智慧農業上線戶數和面積、TD考試成績、貸款放款筆數、和縣級政府簽約數量以及政府支持到位資金等各項指標均排名糧作事業部第一。
人才第一
MAP創新業務快速發展,急需一批忠誠擔當、業務嫻熟的基層干部。MAP糧作寧夏省區提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氛圍留人”的理念,組建了一支凝聚力強、戰斗力高的團隊,同時培養了一批85后、90后干部。
值得驕傲的是,寧夏省區的每一位Mapper都能做到很多“堅信”。他們堅信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能為農戶創造價值,在兩三年內得到所在區域大多數農戶的認可;堅信兩三年內中心能實現盈利;堅信自己的收入水平可以不斷提高;堅信領導不會埋沒任何一個作出貢獻的人;堅信有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和解決;堅信自己的隊友能及時補位,包容自己的失誤和不足。
張靜是省區農產經理,兼任政府項目對接經理。她2016年從甘肅農業大學碩士畢業后加入中化農業,是MAP創新業務團隊里“年輕的老員工”。她之前也迷茫過,覺得MAP創業難度太大,信心不足。在省區負責人的耐心開導和鼓勵下,她明確了工作目標、理清了工作思路。現在,對于MAP事業,她信心十足,有時候工作太多都忙得顧不上說話、顧不上吃飯,但她卻表示非常享受這種狀態,因為自身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通過自己的努力,收入也提高了,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了。
陳勇根原來是涼州MAP技術服務中心的員工,2018年夏天,他主動向省區負責人提出去張掖開拓業務,建立一個新的中心,如果張掖中心做不好、建不成,他甘愿辭職。在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下,陳勇根和中心其他同事通過一年多的努力,使張掖中心服務面積達到1.5萬畝,服務的小麥創當地畝產新高,得到農戶一致好評。張掖中心也成為了全省區建設成本最低、條件最好的星火中心。陳勇根和張掖中心,共同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成長。
在人員的管理上,寧夏省區創新培養“四清干部”,即“想得清、寫得清、說得清、干得清”。寧夏省區堅決執行最嚴格的“日報制度、月結分享、季度自我批評”制度,不僅要求按時發送日報,認真進行月度總計,省區管理團隊、每個中心都必須按季度召開批評和自我批評會,會上大膽說,會后不議論,始終保持隊伍團結、始終保持戰斗精神,做到不斷進步。
收糧現場的早會
在農業事業部,到過寧夏省區的同事經常說,感覺寧夏省區的員工狀態和組織氛圍就是不一樣。省區負責人楊金光道出了其中的“秘訣”:“寧夏省區是一鍋滾燙的油。”對MAP事業不認可、不忠誠不老實、出工不出力、業績不達標的員工,省區堅決淘汰,毫不留情。一年多來,寧夏省區累計淘汰不合格員工15名,淘汰率接近30%,有效保持了創新隊伍的先進。因此,在事業部人力資源部組織的組織氛圍調查中,寧夏省區得分最高,這也是對寧夏省區干部隊伍建設的充分肯定。
農戶第一
都說農民種地難,這難不光是辛苦,還有著諸般無奈。有些農戶種植面積偏小,經常被糧販子壓價、惡意扣水扣雜,賣糧困難;有些農戶對種子和肥藥產品選擇以及施用方法比較盲目,經常上當受騙;有些農戶種植面積大,資金周轉壓力大,貸款需求旺盛;有些農戶農機不足、需要對接優質農機資源;有些農戶對政府補貼政策不熟悉,不知道如何申報。這些農戶最關心的問題,正是寧夏省區在業務開拓過程中最關注的,也是MAP業務的強項,這些問題解決好了,自然會獲得農戶的信任和支持。MAP農藝師們或走村串戶、或召開集中會議,因人而異、因地制宜,詳細制定服務方案,和農戶充分交流后,出具中化農業“服務明白紙”,讓農戶對方案一目了然。
好不好自己說了不算,農戶說了才算。通過一年多的服務,寧夏省區客戶普遍增產增收,好評不斷。張掖甘州區的小麥、武威涼州區的玉米、寧夏銀北區的水稻,均創當地產量新高。張掖中心服務的農戶代旭年說:“我們這個地方從種小麥以來,畝產沒有超過1000斤,今年在中化農業張掖MAP技術服務中心的幫助下,每畝增產接近200斤,畝產超過1000斤。”賀蘭中心服務的農戶趙海,種植水稻100畝,種植寧粳57號,畝產1280斤,整精米率超過60%,無論是產量還是售價,都比周圍種植戶高。烏拉特前旗中心服務的客戶王通,種植的飼料玉米畝產接近5噸,比去年畝均產量高出0.5噸。種植大戶郭威被邀請現場參加“豐收新時代”走近賀蘭演出,期間,他動情地說:“科學種地,增產增收,還是要跟著中化農業走。黨的企業,各方面都放心!”MAP糧作寧夏省區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緊緊圍繞農戶需求,為農戶實現增產增收,MAP模式就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2019年10月,涼州中心和景泰中心分別舉行大型觀摩會,單場次到場觀摩農戶達到200人以上,大家踴躍與MAP簽約。“種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以實實在在的技術成果取信于當地老百姓。
以文化建設為抓手,堅定“第一”信念、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寧夏省區相信,他們會永葆“立春”的朝氣,成為MAP創新創業的先鋒和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