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琢磨”的小伙子 |
時間:2006-12-04 來源:集團公司 視力保護色: |
四年前,姚蓓櫻從華東理工大學畢業進入上海東方儲罐公司。 姚蓓櫻一進公司就引起大家的注意。同事們見到他后便竊竊私語:“怎么,他就是姚蓓櫻?”因為從名字上看,好象該是個女孩,可出現的卻是個小伙子,而且并非面目清秀、文質彬彬的那一類。姚蓓櫻長得又粗又壯,站在面前就是一座小儲罐。笑的時候,眼睛在胖嘟嘟的臉上瞇成一條線,讓人感覺稚氣未脫。 剛畢業的大學生好多只愿意在辦公室里做做設計,畫畫圖紙,搞搞創意,而不太樂意到生產一線去。姚蓓櫻分在設備部擔任設備管理員,與眾不同的是,他剛到設備部,就一頭扎進機修組拜師學藝去了。他跟著工人們在儲罐區里一遍遍地走來走去,細細地觀察每一臺機泵、每一個閥門、每一條管線、乃至每一顆螺栓,他默默地看著、琢磨著。時間久了,姚蓓櫻的臉讓太陽曬得黑了,可罐區的工藝流程、設備狀況他已然爛熟于胸。 姚蓓櫻發現,公司原先采用的對丙烯酸的水保溫方法熱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費。而且由于蒸汽壓力不穩定,導致溫度控制困難,影響品質。他建議安裝熱水循環系統,利用庫存設備、閑置設備進行改造,將熱水循環引入儲罐。建議很快被采納,經過改進后的保溫系統大大降低了水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就這樣,細心、愛琢磨的姚蓓櫻對設備管理、設備改造提出了數十項建議,對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等起了積極的作用。 這兩年東方儲罐設備改造的規模逐年增大,設備部四個人(包括經理在內)各管一攤,工作量非常大。晚上加班、雙休日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抽屜內塞了多少調休單大家已經顧不得去算。 去年11月,東方儲罐對4臺儲罐同時進行大修改造,由于航空煤油急等著進罐,設備部的員工不得不日夜連軸轉。在經理帶領下,姚蓓櫻和部門人員一起,在施工現場一忙就是三個通宵。大家都累得差點趴下,姚蓓櫻卻說還好。多虧他有這一副好身板,要不然無論是寒風凜冽的嚴冬,還是赤日炎炎的酷夏,在面積15萬平方米的罐區內,光是每天必需進行的設備巡檢就夠人受的,更何況還要爬上爬下50多座儲罐。 四年來,姚蓓櫻虛心向大家學習,深入到生產現場,逐漸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F在他已經成為公司在設備管理方面的骨干。 姚蓓櫻的笑依然很憨厚,但是大家都感到,四年來小伙子成長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