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經理那些事 |
時間:2012-12-05 來源:遠東宏信 視力保護色: |
“選擇了遠東,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中化集團在港上市企業遠東宏信有限公司(簡稱遠東宏信)的項目經理們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遠東宏信一路走來,一個個項目、一摞摞合同、一組組翻新的數字背后,浸透著奮戰在祖國各地市場一線的項目經理們的辛勤汗水。 作為遠東宏信最可愛的人——項目經理,他們是怎樣工作和生活的?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一探究竟…… 拓荒大西南 寧波人金亦輝已經在大西南地區跑了整整八年了。作為耕耘西南市場的先驅者和排頭兵,他曾做下遠東在云南和貴州的第一單生意;好幾年他平均每年出差200多天,常常是白天走訪客戶、晚上趕路。貴州省的88個縣城,他跑過60多個;云南省的117個縣城,他跑過80多個。這八年的風塵仆仆、與家人聚少離多,換回的是遠東宏信醫療業務在西南市場布局的一步步打開,以及業績的年年高速增長。 2004年加入公司時,金亦輝對租賃一知半解。那時的遠東,只有寥寥幾塊業務,西南地區對“融資租賃”概念的理解更幾乎是一片空白。一加入公司,金亦輝即被派往西南地區從事拓荒的工作,對于之前常年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他來說,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 拓荒者的工作是艱難的。“你去找人家做融資租賃,人家連租賃是啥子都不懂,你想怎樣?”按醫療事業部同事的話說,那時的金亦輝幾乎是以一種傳教士的態度開展業務。 為了開拓市場,首先要去啟蒙市場,培育當地醫療界接受“融資租賃”的理念。為了見客戶,明知可能被回絕,他還是會堅持坐鄉村大巴跑上十幾個小時;為了簽一個合同,他曾經在暴風雨的夜晚毅然搭車出門,路上遇到山體滑坡,所有人都打道回府,他仍毫不在意,直接改乘三輪摩的在崎嶇的山路上繼續穿行,直到抵達目的地。 很多人對項目經理的第一印象是西裝革履、頭發錚亮,體面有氣派。但假如你披掛著這一身行頭,在擠成罐頭的綠皮火車里窩上半天,在雞鴨成群的貨運車上端坐,乘著鄉村大巴在崎嶇多險的西南山道上穿梭,下榻在一家黑燈瞎火、連發票都開不出的小旅館,未免有些滑稽,就像匈奴人穿著綾羅綢緞卻要騎著高頭大馬上陣殺敵一般。這些回頭想來辛酸卻好笑的事,金亦輝經歷過不止一次。 天公惜憨仔。以這般辛勤的耕耘、不畏艱險的勇氣,以及為客戶提供的貼心服務,金亦輝了厚積薄發,創下連續八年業績高速增長的記錄。2008年,他開始帶領團隊,到今年業務量已經增長了30倍。今天,遠東醫療在西南地區已擁有大量忠實客戶,與眾多醫院建立起非常穩定和諧的合作關系。不僅為遠東醫療業務在西南地區的深耕細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幫助廣大醫院更新了醫療設備,推動了西南地區醫療水平的提高,實踐著遠東醫療“服務中國醫療、心系民族健康”的追求。 耕耘新行業 開拓新業務、孵化新事業部,需要時常面對市場空白,不確定性大,絕非易事。 為了進入新的行業,楊勇軍直接深入一線,比如在從事水務業務時,他會首先把某個省區所有自來水廠的地點和聯系方式收羅出來,然后以試單的姿態挨家挨戶走訪,起早摸黑地奔忙,從中獲取大量鮮活的一手資料,建立了完整的客戶數據庫,摸清了該行業的基本生態,挖掘出不少業務機會,也為后續系統化的業務推進打下良好基礎。此外,楊勇軍養成了不斷進行總結的習慣。每次業務結束,每次調研歸來,他都要進行總結。比如在進行水務調研的過程中,他總結出水務市場的四種經營模式,為業務部的同事廣泛認可;比如針對客戶提出來的所有業務問題,他分門別類,主動模擬各種問題場景,并擬定各種針對性的標準答案,以至到現在,只要客戶有問題,他幾乎都能回答得恰到好處。 楊勇軍為自己的進步付出了很多。平日里他相當忙碌,經常華東、華北、華中滿地跑,一路飛機、火車、汽車、鄉村小巴交替搭乘,一個星期出現在三個省份是常有的事。他手上時常4、5個項目同時推進,多的時候更達6、7個;可能早上到山東做調查,下午就飛到浙江談報價,晚上又回到上海準備第二天去江蘇簽合同。每天只睡六個小時,忙的時候只有四五個小時,出差的時候不論寒暑早早出門,往往是第一個看到東方泛白的人。 一周走七城 出差,對于遠東宏信的項目經理來說,如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一周在七座城市間穿梭,也是他們典型的工作狀態。 馬耀國的一周是這樣的:周一從西安抵達北京,在北京辦事處同導師制訂工作計劃,周二從北京趕往河北遷安市某醫院進行銀行票據的送遞,周三、四在山海關對某醫院進行考察,結束后從山海關抵達天津,連夜完成考察報告,周五趕赴磁縣(屬邯鄲市)某醫院進行現場考察,晚上11點鐘回到西安,周六寫考察報告。 不僅路程緊,出差途中有時候也得不到半刻清閑。往往一個電話過來,醫院對于項目結構有了新要求,項目經理就要在火車上忙活一路。 金亦輝、楊勇軍、馬耀國,都是日夜鏖戰在遠東一線的上千名項目經理中平凡而普通的一位。遠東見證了他們一步步的成長;他們則用自己的青春熱血、辛勤耕耘換來了遠東的驕人業績。 作者:張銀海 韓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