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
時間:2014-01-23 來源:人民日報 視力保護色: |
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深化國企改革,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國有資本的投資運營,要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服務于國家戰略目標,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2013年全國及地方國企累計實現利潤同比增速 2013年,全國國有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9%,增幅繼續放緩,但總體上還是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特別是地方國有企業利潤在經歷了三個季度的負增長后,第四季度三個月連續實現正增長,實屬不易。深化國企改革,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去年上半年,地方國有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0.6%,一直處于負增長。隨著我國經濟企穩向好,地方國企利潤逐步回升。前三季度降幅縮小到2.4%,1—10月,地方國企利潤由負轉正;到12月底地方國有企業全年累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7%,增幅不斷擴大。 我們也應看到,2013年國有企業利潤增幅總體回落,表明我國經濟運行中一些深層次矛盾仍待解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需要大力培育。比如,有色、化工、煤炭行業利潤同比降幅較大,就與這些行業產能過剩較為突出,以及企業環保投入增加有關。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國企改革,目前許多省市都已經行動起來。上海去年年底率先公布了“國資國企改革20條”,廣東、重慶、北京等多地國企改革方案也在醞釀中。在國資管理體制上,實現管資產向管資本為主的根本性轉變,促進國有資本更多地用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加快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著力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并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投入,特別是要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意味著,國有資本的投資運營,要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服務于國家戰略目標,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國家安全更有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更健康,發展成果也將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解讀人: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 劉尚希 采訪人:記者 李麗輝 制圖:張芳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