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公司堅持“三下鄉” 受益農民超過40萬 |
時間:2006-03-01 來源: 視力保護色: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2月27日 新聞與報紙摘要
我國最大的化肥供應商中國中化集團公司連續三年在全國各地開展以“送科技、送肥料、送服務”三下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為農服務活動,向農民傳授科學施肥知識,僅今年在東北地區開展的“雙百場”為農服務活動就會有超過40萬的農民直接從中受益。請聽中央臺記者徐華林的報道。 記者:2月21號上午,開始回暖的黑龍江省尚志市突然下起了鵝毛大雪,老街基鄉的農村集市上卻是熱鬧非常。 現場同期聲(專家):你知道這個水稻、玉米、大豆,是拿土壤養分換來的,對不對?你要想高產,你就應該干什么? 現場同期聲(中化員工):那就增加養分啊。 現場同期聲(專家):對了,所以就要施肥、合理施肥。 記者:中國農業大學老教授陳倫壽與中化化肥公司的員工同臺表演的“科學種田合理施肥”對口詞吸引了周圍村鎮前來趕集的村民。 現場同期聲(記者):我請教一下老鄉,你們種地施肥最關心的是什么? 現場同期聲(農民):最關心的是化肥安全。這地方假貨多。 現場同期聲(記者):以前是不是有過這種教訓,吃過虧啊? 現場同期聲(農民):那種苞米都不出棒。 現場同期聲(農民):將近三響地。 現場同期聲(農民):今年好比我這一塊地用50斤肥,它長得不好。來年我再加20斤肥,它再長的不是很好,來年我再加10斤。 現場同期聲(記者):你剛才這一算年里年外的就三年了,你耽誤得起嗎? 記者:針對農民普遍關心的如何識別化肥真假和怎樣合理施肥等問題,中化公司積極探索真正適合農民需求的農化服務活動。 東北區負責人呂文向記者介紹說:我們計劃在東北地區做兩百場,一個是及時活動為農做宣傳服務,另外一個是對種田大戶、各地區的科技帶頭人,針對東北的土壤以及農作物的需求,做“科學用田、合理用肥”的培訓。那么這是我們其中的一場活動。 記者:遍及東北三省的“雙百場”農化活動,覆蓋100多個重點農業縣、鄉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同時也拉開了“2006年中化公司為農服務全國行動”的序幕。 中化集團公司劉德樹總裁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建立為農服務的體系就是落實中央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這也和我們企業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在建立市場經濟的過程當中,在拓展公司自己發展的同時,我們特別重視為農民提供這種有價值的持續性的工作。我們在全國20多個主要農業省份,建立了1000多個銷售網點,而且這些銷售網點里面除了有銷售人員還有農業科技服務人員。我這個網點是一個長期和農民并肩戰斗、一起工作的一個團隊。所以我們給自己定位為“為農業服務”的國家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