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國企業排行榜”公布 18家企業上榜15家為國企 |
時間:2008-10-23 來源:人民網 視力保護色: |
人民網上海 依據其海外資產排名,這18家榜上有名的中國跨國企業分別為:中信集團、中遠集團、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國中化集團、中國保利集團、中國海洋石油公司、首鋼集團、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TCL公司、聯想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深業(集團)有限公司、寶鋼集團、上海汽車工業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海爾集團。 主持調查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國際企業管理研究中心主 在政府對“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企業正在加速國際擴張。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從1992年的40億美元,發展到2006年的160億美元和2007年的230億美元,2006年已繼是中國香港、巴西和俄羅斯之后新興市場當年對外投資流量的第四大輸出地區。且專家指出,與以往不同,中國企業最近幾年走向國際化的驅動力來源于企業自身而不是政府。這些中國跨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集中在4個廣義的行業領域:其中,5家企業為多元化型,4家企業在能源礦業,5家企業在勞動密集型領域,4家企業在機電業。 比起一同被稱為“金磚四國”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來,中國跨國公司的跨國購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且投資顯得更多元、目的地分散,而不像巴西、俄羅斯那樣呈現出集中于自然資源型企業和周邊地區等特點。除了兼并和收購,中國跨國企業的“綠地投資”(新建投資)也在逐漸增長。2007年最大的交易價值112億美元,而2006年同類的數據只有58億美元。維爾哥倫比亞國際可持續投資中心執行主任卡爾·沙文特認為,按目前速度,中國不久之后將成為新興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的對外投資者。 但中國跨國企業仍然大大落后于他們的國外同伴,尚處于起步階段。前18家企業中,僅兩家有多于100億美元的海外資產,只有三家擁有超過1萬人的海外雇員。據不久前公布的2008年世界投資報告,中國企業不僅沒有一家進入世界前100家非金融性質的跨國企業行列,在前100家發展中國家非金融性質企業的排行中,也只有中信集團一家躋身10強,另有8家上榜。中國跨國企業的平均跨國指數僅為15%,比同屬新興市場的俄羅斯、巴西等國低得多。 卡爾·沙文特提醒,在18家中國跨國企業中,除聯想、TCL和海爾外,都是國有控股或全資國有企業,其中12家企業總部在北京。國有企業尤其是央企比例過大,使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行為很容易沾染上政治色彩,引來進入國的社會敏感,遭遇更多項目運作困難。困擾中國跨國企業成長的另一瓶頸是人力資源問題,如何整合企業資源,學習本土運作方式靠攏,建立良好的信譽度,是對中國企業家的新挑戰。 “中國跨國企業排行榜”是由維爾—哥倫比亞可持續國際投資中心(VCC)牽頭,聯合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金磚四國”的商學院進行的一個全球新興市場跨國公司調研項目的一部分。得到聯合國南南項目的支持,調目結果將最終匯總形成“世界新興市場國家跨國公司200強”的排行榜。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作為代表中國的全球合作伙伴進入該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