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團:市場化轉型的典型 |
時間:2008-12-10 來源:上海證券報 視力保護色: |
(2008年12月9日 本報記者 商文) 作為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專業外貿企業,也是新中國最先走出國門的國有企業,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簡稱“中化集團”)伴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三十年來經歷了由盛至衰、由衰再盛的巨大變化。 該集團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改革開放以來,公司發展可以分為三個十年:1978年-1988年的十年,中化集團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在計劃體制的特殊環境下,為中國出口創匯和進口必需物資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8年-1998年的十年,在國家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中化集團進行國際化經營探索,為中國外貿體制改革進行了有益嘗試,并于1989年在中國企業中率先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但由于多年受計劃經濟影響,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市場化盈利能力薄弱,1998年中化集團一度陷入了瀕臨破產的危險境地。 1998年至今的十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入,中化集團積極探索傳統國有外貿企業向現代產業服務型企業的轉型發展道路,堅持不懈地推進管理變革,堅持不懈地實施市場化戰略,大力培育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對企業進行全面再造,沖破了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一道道難關,使企業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經過十年的艱難轉型,中化集團已從過去的嚴重依賴國家壟斷經營政策的傳統外貿企業,轉變為目前集能源、農業、化工、金融、地產五大板塊于一體、具有重要產業地位、有限多元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