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信托副總經理李銀熙:家族信托在探索中前行 |
時間:2013-12-10 來源:證券日報 視力保護色: |
外貿信托與招商銀行合作推出的家族信托簽約數量已達到數十單 盡管面臨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不完善,不過從今年年中第一單家族信托“落地”到現在,家族信托業務的發展較為迅速。 外貿信托副總經理李銀熙近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公司從年中與招商銀行合作推出第一單家族信托產品之后,目前雙方合作的家族信托產品數量已達到數十單。 招商銀行與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預計到2013年年底,可投資資產在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士數量將達84萬人,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將達27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蘊含著客觀的增長潛力和巨大的市場價值。 這一巨大的“蛋糕”已成為不限于信托、銀行等機構競相發掘的對象,但是不同機構提供的服務卻有很大差異。 李銀熙指出,“我們也與許多在國內提供財富傳承服務的機構,如外資銀行等做過交流,他們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多是指導國內的客戶如何將資產轉移到海外,然后通過國外的一些法律架構來實現財富傳承的目的。但這一方法與我們的目的并不契合,我們是希望能使客戶的資產留在國內,并實現在國內的財富傳承”。 雖然信托是國際上最通用的財富傳承制度。不過由于目前國內法律法規方面的空白,以及信托登記制度的障礙等因素,國內家族信托能為委托人實現的信托目的仍非常有限。甚至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一業務目前稱為“財富傳承信托”更為貼切。 “從我們的實踐經驗來看,高凈值客戶的資產主要以股權為主,資金只占其資產中比較小的一部分。而在實際操作中,只有資金以及金融類資產不存在登記障礙,所以目前家族信托也僅涉及這兩方面資產。對于其他資產類型的家族信托,我們也正在進行研究”,李銀熙表示。 這也導致家族信托僅是目前客戶所有資產配置中的一部分,從外貿信托的實踐經驗來看,“傳承”是客戶對這一部分資產的最大需求,而財富增值的需求反而很小。“客戶會非常重視這一部分資產的安全性,同時會在今后財產的分配、用途等方面提出很多個性化的需求。只要這一需求不違反法律規定,且目前的信托架構可以實現,我們都會盡力去滿足。” “事實上,例如有些客戶會提出每年外出旅游的需求。為使這一需求在家族信托的收益分配中得以體現,我們會與‘第三方’旅行社取得聯系,并根據客戶的需求與旅行社方面定制有針對性的長期旅行方案,并在信托合同中體現。事實上,與‘第三方’進行溝通也是家族信托中需要花費很大力氣的事情。” 作為信托業轉型、從委托人角度出發經營信托業務的有力嘗試,家族信托已經被多家信托公司提升到戰略高度。 記者:徐天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