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發展,與環境和諧共處 |
時間:2012-12-19 來源:中國醫藥報 視力保護色: |
最近,工信部下發的“抗生素和維生素類原料清潔生產征求意見稿”要求:到2015年,發酵類抗生素和維生素原料生產技術推廣普及綠色酶法技術的比例要達到60%。這是國家近年來對制藥原料環保、安全提出的具體指標。 制藥原料生產巨頭——荷蘭帝斯曼公司是全球綠色酶法技術的引領者。目前,中化帝斯曼制藥有限公司(帝斯曼抗感染業務集團與中化集團合資成立的公司)在中國建有吉林榆樹和山東淄博兩個原料生產基地,并從2010年開始將綠色酶法技術運用到中國基地。在我國推進綠色酶法技術、制藥原料生產面臨技術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化帝斯曼如何看待中國制藥原料生產?如何推進綠色酶法技術?近日,本報記者獨家采訪了8月份剛剛上任的中化帝斯曼制藥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楊帆(Jan Vriens)。 記者:中化帝斯曼在中國建有兩個生產基地,尤其是建成不久的吉林榆樹基地備受關注。目前兩個基地生產情況如何? 楊帆:吉林榆樹基地主要生產6-APA,達產后年產量是4000噸,預計年底達產;淄博基地主要生產頭孢菌素,已經有頭孢氨芐和頭孢羥氨芐兩個在產品種,未來淄博基地還會有新品種加入。帝斯曼中國原料基地專注于發酵技術和合成酶的轉化技術,我們希望在這兩個領域保持技術領先。 記者:當前,中國自產的原料藥已經嚴重過剩,中化帝斯曼為什么仍然在中國建立原料藥生產基地? 楊帆:事實上,中化帝斯曼中國原料生產基地的產品主要是自用,并不進入市場。吉林榆樹基地生產的6-APA全部供應歐洲工廠生產阿莫西林。我們在中國建立原料基地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場價格波動。 記者:就阿莫西林這一品種而言,中化帝斯曼與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已經短兵相接,您如何看待? 楊帆:長期以來,帝斯曼堅持綠色領域的“3P”原則,即關心人類(People)、對地球負責(Planet)和追求贏利(Profit)為核心內容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我們希望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關注綠色環保、為人類提供健康產品。市場競爭不僅僅體現在價格競爭,綠色環保、為大眾提供健康產品對于制藥原料企業來說特別重要。 記者:您認為綠色酶法產品具有哪些競爭優勢? 楊帆:在成本、技術、環保上都有優勢。比如可以減少廢水排放、減少溶媒殘留;采用直通法酶技術降低成本等等,這些都有明確的測算數字。 記者:目前,中國積極推進綠色酶法技術,這對中化帝斯曼的技術領先優勢會不會形成挑戰? 楊帆:作為綠色酶法技術的全球領先者,帝斯曼特別希望酶法技術得到推廣,造福于環境和人類健康。中國政府的做法非常好,體現了政府的責任。現在中國企業采用綠色酶法技術的比例還比較低,中化帝斯曼愿意全力配合中國政府的工作,推廣環保節能新技術,我們義不容辭。 記者:帝斯曼進入中國多年,在醫藥領域的發展速度較慢,為什么? 楊帆:帝斯曼是一個關注環保與持續發展的企業,在短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帝斯曼會選擇后者。中國制藥原料近20年發展很快,但是產能過剩和環保問題也比較突出,帝斯曼希望通過適度發展保護環境。我們不會迷失自己的原則和理念。 記者:帝斯曼與中化集團的合作已經快一年了,合作的效果如何? 楊帆:這是一次精彩的合作。中化集團是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高素質的團隊,我們彼此溝通順暢,目標一致。中化集團的網絡無疑會給帝斯曼的中國業務帶來巨大的飛躍。 記者:中化帝斯曼有什么關注點? 楊帆:非常關注中國中低端市場。 記者:未來中化帝斯曼會采取并購工廠等形式生產下游制劑,從而進入中低端市場嗎? 楊帆:進入的途徑還不明確,但是中低端市場很吸引人。我再次強調,中化帝斯曼不會只關注短期利益。 記者: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趨緩,這會不會影響帝斯曼在中國的投資信心和戰略布局? 楊帆:當然不會。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但是與歐洲相比仍然是驚人的。帝斯曼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作者:方劍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