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戰略與境外資金管理 |
時間:2012-12-25 來源:金融時報 視力保護色: |
服務集團產業發展是財務公司核心價值所在,然而,當企業集團走出去的時候,我們財務公司如何跟進并且服務好,這既是財務公司的發展機遇,也是對財務公司的挑戰。 主持人:武鋼財務公司總經理易矛 從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角度來看,財務公司是內緣性的企業金融機構;從它的發展過程來看,它由小變大、由弱變強,而且這個過程完全是伴隨著企業集團的的發展而發展。當企業集團的戰略指向了國際化的時候,財務公司是不能袖手旁觀的,那么,財務公司在走出去的戰略中究竟應該怎么做?借用一句老話,就是有為才有位,只有財務公司在助推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樣相關管理部門才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便利性,帶來更多的優惠政策。我所在的武鋼集團近些年的國際化進程也非常快,作為財務公司,我們在集團戰略的引導下做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實際上就是武鋼集團走出去財務公司的功能“跟出去”的問題。我認為,財務公司要實現三個一體化,即本外幣一體化、本異地一體化、資金內外一體化。必須適應多國別、多幣種、多時差的全球化的資金管理體系,在這種資金管理體系之下,監管部門已經意識到了企業需求,不斷調整政策。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從系統上搭建一個全球現金管理平臺,這個系統可以解決或是想要解決的問題有四個方面:一是解決信息集中的問題;二是解決收支付的集團指令化管理,這是商業銀行替代不了的;三是資金的實體要集中;四是管控風險。 對話嘉賓:外管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孫魯軍 “走出去”戰略與境外資金管理包含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走出去的發展戰略,第二個是走出去以后企業集團如何借助企業總部或者財務公司來實現境外資金的集中管理。 從“走出去”企業的構成來看,國有企業仍然是主力,這幾年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越來越大,但總體來,走出去企業資金規模小、成立時間短,普遍存在融資難題。近年來,外匯管理局出臺了相關政策來緩解境外投資過程中的融資困難問題。第一,我們創新了對外擔保的管理,除了對于銀行融資性對外擔保實行余額管理以外,我們還對一些境外投資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集團實行了對外擔保余額管理。第二,境外放款支持,允許境內企業使用自有外匯、人民幣、國內外匯貸款,對其境外投資企業提供資金融匯支持。從2004年開始到今年12月末,共核準355家企業境外放款余額達107億美元。第三,外匯資金的集中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工作:一是境內企業集團開展境內外匯資金運營,就是通常說的境內外幣資金池管理,一般通行的做法是財務公司借助商業銀行結算業務平臺,實時把集團內部企業在銀行開立的經常項目下外匯賬戶和資本金賬戶的資金歸集到財務公司外匯總賬戶,若成員企業需要資金,則由財務公司通過總賬戶下撥到相應的外匯賬戶去。我們還允許一些境外投資業務規模大的企業以企業集團總部的名義在境外開立外匯賬戶,歸集其境外成員企業外匯資金。另外,有了境內資金池和境外資金池以后,能不能把兩個資金池打通,我們也做了一些探討,目前開展了一些試點。管理部門出臺一項政策的好壞體現在哪里?體現在是不是企業急需的政策,能不能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收益。此外,還允許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開展集團內部的即期結售匯業務,核準了30家財務公司開展了此項業務,到目前為止,結售匯業務量高達5519億美元,它的好處在哪兒呢?節省企業集團成員公司的匯兌成本,取得了很好的匯兌收益。我們還在銀監會的支持和配合下,對符合條件的財務公司允許其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開辦時間不長但規模做的還可以,現在合約已經高達31億美元左右。我們下一步還會繼續秉持改革開放的心態,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明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圍繞促進資本項目管理便利性做工作,管理的模式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前期行政審核退出來,通過建立比較完善的資金統計監測系統,重點搞統計監測分析,搞非現場的核查和管理。 對話嘉賓:五礦財務公司董事長俞波 “走出去”這個議題是很切合實際的,首先政策導向支持,“十八大”報告提出未來要打造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我認為“走出去”是一個必然選擇,這對于企業集團來說是一個戰略機遇期。作為集團資金的管理平臺,財務公司肯定也會隨著集團走出去,所以也到了一個戰略機遇期。其次,財務公司“走出去”也是企業集團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身訴求。隨著企業集團“走出去”戰略不斷推進,海外經營規模日益擴大,對資金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集中運用境外資金支持境內外業務的協同發展,已經成為十分緊迫的問題。第三,從財務公司自身發展來說,“走出去”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條件。經過多年的發展積淀,財務公司已在外匯資金管理方面積累了許多業務經驗和管理經驗,就五礦財務公司而言,自開始辦理外匯業務服務,尤其是2001年統一管理集團現匯以來,已形成了一整套較為規范完整的制度體系及部門和人員配置,并專門開發出一套結合五礦財務公司業務需要和特點的對接財企、財銀的資金集中結算系統,境內外匯資金管理基礎扎實。但目前監管政策影響以及自身條件制約,絕大多數財務公司尚未能真正參與集團公司的海外運作,境外資金集中管理尚未能啟動,海外經營經驗相對缺乏。未來財務公司要滿足集團“建立境外統一的資金管理平臺”,實現“境內境外一定程度的資金通道融通使用”、“金融資源全球共享”的國際化資金管理更高層次需求,還需進一步提高自身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做好準備。 對話嘉賓:中糧集團財務公司總經理孫彥敏 我結合中糧財務公司這些年的歷程談一下。今年是中糧財務公司成立十周年,成立以后財務公司緊隨中糧集團的轉型步伐,隨著外貿改革的推進,從傳統的外貿公司轉型為實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的綜合集團。在中糧的傳統業務占比較大的情況下,如何把資金管好,我們集團黨組提出了一個分四步走的整體構想:第一步是實現人民幣的集中管理;第二步是實現境內的外匯集中管理;第三步是實現結售匯的業務,1994年底,中糧財務公司是第一家獲得結售匯資格的財務公司,在我們推進兩年之后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行;第四步是實現境內外資金的融通、本外幣資金的融通,徹底把中糧集團全球的資金納入一盤棋,建一個統一的資金池。這一步走的是比較艱難的,我們一直在推動,今年初步得到了有關部門提出的資本項下便利化的導向。 關于財務公司的業務能不能隨著集團走到海外去,具體機構什么時候走出去,一是要看政策的許可情況,另外要看我們的業務做的是不是有足夠規模,是不是有一定的必要性。我們有一個設想是把境外的外匯資金做個資金池,集中以后中糧公司在境內設立一個部門,不管是經常項下還是資本項下,將在境外發行的各幣種債券募集的資金到境內進行集中,集中后通過資格認定,在一定限額管理之下實現資本項下流動。第二個就是從境內到境外,如果境內的美元資金有一定的富裕,我們可以向境外進行放款,進行流動。我們這些設想一直是配合中糧國際化步伐和實際業務需求做的,通過結售匯把人民幣進行外部融通,也可以把海外資金進行管理,同時和國內的資金池進行對接,這樣全球的資金就變成一盤棋了,無國界、無幣種、無經常項下、無資本項下,能做到這一點還是有困難的,但是我覺得隨著政策的一步步放寬,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早日實現。 對話嘉賓:中油財務公司副總經理王永發 中石油集團從1993年開始實施“走出去”戰略和海外經營探索,先后在秘魯、蘇丹、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等國家獲得了一些上游項目,近年來陸續在中亞地區、中東地區、北非地區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與國際大石油公司和資源國進行了深入合作,海外業務實現了快速發展。 中油財務公司作為集團強化資金集中管理的工具和平臺,服務也應該“跟出去”。近幾年來,在銀監會、外管局等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利用香港子公司這一境外管理運營平臺,創新了服務模式,拓展了融資渠道,提升了服務水平,在協助集團加強境外資金管理、提高外匯資金管控能力、保障海外項目投資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去年以來,中油財務香港公司在集團公司支持下,以高信用評級先后發行全球美元債券30億美元、境外人民幣債券30億元,并成功抓住國際貨幣市場時機循環發行商業票據20億美元,改善了負債結構,降低了融資成本。同時,還首次辦理了跨境人民幣貸款10億元,進一步拓寬了服務領域,也為成員企業降低了財務成本。 對于近年來中油財務公司服務的“跟出去”,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任何海外業務的開拓都要有一個支撐,中油財務公司在海外的發展首先得益于集團在海外的發展,它是我們發展的基石。近年來中石油集團提出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目前已經在海外29個國家運作81個油氣項目,海外作業隊伍超過1000支,物資裝備出口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我公司拓展融資領域、實現資金歸集、提供外匯信貸支持并管理外匯風險等服務功能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政策支持是我們實現服務目標的重要保障。沒有政策支持,再好的目標也只能在紙上。近年來,國資委、銀監會、外管局等部門不斷地到中石油集團和財務公司調研,了解我們的需求,給予了我們寶貴的政策支持,成為中油財務公司能夠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產業水平、在海外立足并發展的重要保證。 第三,加強精細化管理是保障業務安全、提升發展質量效益的關鍵。海外業務遠離總部,管理鏈條長,因此,我們在管理上更下功夫:一是嚴格制度管理,要靠制度管事,我們的規矩是“業務開展制度先行”;二是嚴格風險控制,對每一項業務、每一個操作細節,都要求符合內控需要,滿足風險管理要求;三是嚴格人員管理,對外派人員,要有專門的資質,英語要過關,業務要過關,思想要過關,要通過“一流”的管理和業績,展現“一流”的服務窗口風貌。 對話嘉賓:中化財務公司副總經理張小康 中化集團公司作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長期探索走出去及境內境外資金一體化管理工作,并積累了一定經驗,這些活動對財務公司的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化財務公司為集團的外匯資金管理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是國際結算服務,中化財務公司成立之初就為中化集團境外外幣業務進行了一個調整,集團所有公司的結算業務必須通過財務公司做審核以及全程監控,這樣會大大降低這項業務活動的經營風險。第二,為成員單位做了大量的結售匯業務,這也為降低集團成本做出了貢獻。第三,我們有幸成為資金雙向流動試點單位,也成功運營了第一筆交易。第四,發展在境外發展融資方面的業務。 未來中化財務公司為進一步支持集團資金管理國際化,跟隨集團走出去,還需要以下幾點政策支持:希望進一步拓展外匯遠期產品的操作。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國內外匯市場不斷成熟,價格形成機制日趨完善。從市場參與者角度看,財務公司已經成為外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交投活躍,代客即期交易量也逐年增長。目前看,財務公司大多參與的是即期外匯交易,外匯衍生品門檻過高,參與交易的公司還不太多。希望財務公司能在境外開展離岸業務。按現行規定財務公司尚不能開立離岸賬戶,無法開展離岸業務。但是,財務公司作為企業集團的金融服務平臺,應起到促進企業集團國際化的功能作用,滿足所在集團境內外一體化的經營戰略發展需要。希望外部監管政策能進一步開放,允許財務公司在境外設立相應機構,更好地服務境外成員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