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良繁項目既是肯定也是考驗 |
時間:2014-09-29 來源:農民日報 視力保護色: |
編者按:近年來,國家在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上的投資力度越來越大,2013年中央投資1億元,2014年增長到1.2億元。2010年至今,農業部通過《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良種繁育與加工基地建設項目》,在全國19個省(市)47個重要制種縣(市、區)建立了良種繁育加工基地,由51個企業承擔,涉及玉米、水稻、小麥和棉花等重要作物。本期基地探行帶您看看制種企業承擔良繁項目后有怎樣的變化? 企業承擔國家級項目,是對企業自身實力的肯定,同時也是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考驗。項目企業是國家政策的見證者,也是國家項目的參與者,還是項目成果的受益者。 在河西走廊中部,因“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得名的古絲綢之路重鎮甘肅省張掖市,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卻因其地處黑河流域灌溉便利,且日照充足、環境適宜,成為了全國最具代表性的玉米制種基地。 2010年至2011年間,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良繁項目中的“張掖優質高產玉米良種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設項目”由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承擔并完成。500畝親本繁育基地新建完成的同時,年加工生產玉米種子3000萬公斤的生產線,也被擴建成適應精量播種果穗烘干為主的精品玉米種子加工生產線。不僅如此,該項目還新建了每批1200噸的玉米果穗烘干加工生產線、每小時10噸的精品種子加工生產線及每小時40噸的種子脫粒生產線。 “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承擔了‘臨澤優質玉米良種及加工基地建設項目’。”農業部種子管理局種業發展處調研員儲玉軍告訴記者,“這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良繁基地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900多萬元。”據了解,其中國家投資100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400萬元,奧瑞金自籌資金500多萬元。 良繁項目在制種企業與制種農戶之間搭建了一座堅固的橋梁,讓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企業也在發展壯大。 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張掖地區負責人坦然地說:“張掖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在良繁項目建設完成后,其加工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抵御自然風險能力也有所增強,制種產業的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制種農戶的增收效果明顯。” 為了加強企業與種植農戶的利益連接,中種采用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和通過簽訂合作協議,同時以優質高產玉米良種繁育與加工生產為龍頭,通過生產示范和技術擴散,輻射帶動項目區農戶進行玉米種植的標準化生產。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的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向基地農戶提供咨詢服務,統一技術指導,及時解決制種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對農戶種植收獲的玉米果穗統一收購、加工、銷售;農戶根據與公司簽訂合同的要求和玉米制種質量技術標準進行規范化生產,所產玉米提供給公司。公司與農戶通過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聯合體,實行訂單生產和利益共享,最終達到企業與基地農戶共贏的目標。 “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可以把優質高產玉米良種繁育與種子加工的標準化生產、農戶的規模化制種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連接起來,形成產業化經營的格局,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風險抵御能力。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田冰川說:“通過技術推廣和生產帶動,可以迅速提高當地及周邊地區玉米種植技術水平、示范帶動更多農戶通過參與玉米種植的高效生產而持續增收,從而促進項目區玉米產業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良繁項目從申報到審批,從執行到審查是非常嚴格和專業的,前期的建設規劃、中期的執行實施和后期的驗收維護都需要由上到下各個環節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中種在加強項目組織管理的同時,建立健全了管理組織機構,通過統一領導、任務分解、責任落實的管理格局來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作為參加項目建設的工作人員來說,嚴格落實項目建設要求,認真執行項目建設管理制度是最重要的。”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張掖地區負責人說,“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全面落實招標制、嚴格落實施工監理制和全面實行合同管理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環保‘三同時’。” 2011年以來,按照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為了探索穩定生產基地、增加農民收入、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降低制種成本,確保種子質量,臨澤縣與臨澤奧瑞金種業公司積極合作,以平川鎮三二村為重點區域,集中流轉農戶土地5000畝,在全國率先建設現代化玉米制種示范園區,并在園區內推廣精準播種、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精準收獲等新技術和綠色環保降解地膜、長效穩定肥料、玉米雄性不育等新成果,使玉米制種節水率達到49.3%,節肥率達27.5%,有效突破了制約種子生產的瓶頸,降低了農戶開展農業生產的風險,建立了企業與農戶持續、穩定合作的長效機制。 嚴格落實項目資金管理制度,確保項目資金運行安全合理是項目成敗的重要因素。中種和奧瑞金在項目實施中嚴格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及地方有關法律、法規,做到專戶儲存、專款專用、概算控制、統一管理、統一使用,確保項目資金按照批復內容規范運行。 “從目前國內種業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種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要擁有豐產性好、適應性強、能夠滿足加工需求的自主知識產權玉米新品種;其次,企業生產加工的種子能夠滿足精量播種發展的需求。”中國種子集團公司張掖地區負責人坦然地說。 新品種的開發不僅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資金及人才的支持、還需要很長的實驗時間和好的環境。 項目的實施既是對企業綜合實力的肯定,同時也給企業研發了新品種搭建了平臺;項目同時促進企業實現精益生產、打造精品。 記者:王澎 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4-09/29/nw.D110000nmrb_20140929_1-05.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