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化肥助農增產 天門1畝香瓜地“獨占鰲頭”的秘密 |
時間:2014-05-30 來源:新華網 視力保護色: |
圖為農藝師正在檢測香瓜螯合肥示范田葉片葉綠素含量 新華網5月30日電(記者 李由)29日,記者在湖北省天門市黃潭鎮萬場村看到,多年種植香瓜而聞名的天門又迎來了香瓜收獲的季節,村民們把自家地里產的瓜擺在鄉鎮公路兩邊吸引來往過路的客人。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萬場村的一塊香瓜地似乎格外吸引人,百余位來自外地的經銷商、種植大戶和農化專家一大早就把這塊僅有1畝的香瓜地占滿了,是什么這么有吸引力呢? “土壤PH值6.6,葉綠素55.8,糖量10.5”一位手拿專業設備的農藝師正在報讀從香瓜土壤、葉片和果肉中測得的信息,他身后的標識牌上寫著中化化肥香瓜套餐施肥示范田。農藝師告訴記者,今天他的工作是對中化螯合肥科學施肥的效果進行公測,測完示范田之后還將對旁邊的對照田進行檢測對比。 “經現場客觀、科學的檢測,香瓜螯合肥示范田平均單株增產1.8個,平均每個1.7斤,增產3.06斤,就實際每畝1000株計算,本批瓜每畝增產3060斤,考慮到提前上市15天的價格優勢,并按目前市場零售價3元計算,每畝至少增收9180元。此外,示范田香瓜含糖量為10.5(品種標準含糖量9-10),果實品質指標提升明顯。”中化化肥湖北分公司總農藝師趙伏偉有些興奮地告訴大家。 親眼見證了檢測過程的記者與遠道而來得種植大戶們一樣,對“螯合肥”的不俗效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塊僅有1畝的試驗田究竟用了怎樣的秘方呢? 據了解,湖北天門1998年開始種植香瓜,連年種植導致土壤結構惡化,中、微量元素缺乏,連作病害頻發,香瓜品質和產量受到嚴重影響。2008年開始,一直在市場上頗為吃香的天門香瓜開始遭遇瓜難賣的難題。雖然農戶們每年化肥的用量越來越大,但施肥后的效果卻越來越差。 萬場村香瓜種植戶馬西姑婆婆是這1畝示范田的主人,看到檢測師對自家地里今年產的瓜給了這么高的評價婆婆很是高興。她告訴大家:“起初我也不太相信這個“螯合肥”,沒想到試一試這瓜葉長勢很好,葉子比別人地里的也更翠綠肥厚,還提前成熟了。后來人家看了我的地,追肥的時候也用這種肥,現在雖然比不上我地里的長勢,但也比之前好很多。” 記者采訪農化專家了解到,業界認為,螯合劑在肥料生產上的應用是農業生產的又一次革命。所謂“螯合物”,即在植物的細胞中有選擇地捕捉某些金屬離子,又能在必要時適量釋放出這種金屬離子的一種化合物。通過加入螯合劑發生螯合反應使得微量元素以不帶電的離子絡合體形態存在,可以有效解決微量元素吸收問題。讓作物吸收營養更容易,更充分合理,在植物體內承擔指揮部作用,平衡根、莖、葉、花、果實之間的營養供給,促使植物茁壯生長。 在農藝師提供得香瓜示范田施肥方案中記者看到,香瓜示范田基肥施用18-8-18S螯合肥40公斤/畝(667m2),追肥于坐瓜期施用15-5-25S螯合肥25公斤/畝(667m2);在香瓜花期,示范田效果較同等投入、施用肥料對照田異常顯著,瓜蔓比對照長2倍,主莖比對照粗25%,葉色更濃綠,葉片更厚、更大。 福建中化智勝化肥有限公司總經理應敏杰告訴記者,中化智勝螯合肥由中化智勝與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魏可鎂院士小組共同研制開發,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提高植物對各種養分的吸收能力,促進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種養分的互補、平衡及協調功能,促進根系發育。氮、磷、鉀綜合利用率提高20%-35%,肥效期較普通肥料增加一倍以上。在同等養分含量施肥條件下,可使大田作物增產15%-20%,經濟作物增產15%-30%。 中化化肥湖北分公司總經理張平表示,經現場公證,螯合肥在香瓜上的施用效果非常突出,提高了香瓜品質,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中化化肥同時深刻認識到,目前化肥行業競爭激烈,產品魚龍混雜,農民想要從市場上要買一包高科技肥料并不是很容易。不科學施用肥料對農業發展造成嚴重制約,作為肥料供應的主體,有責任和義務積極參與科學施肥工作,普及科學施肥技術,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4-05/30/c_12656808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