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團開啟農企合作新模式 助力化肥零增長 |
時間:2016-04-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視力保護色: |
中國經濟網4月26日訊(記者黃鑫)在中化集團與農業部日前舉行的2016“中化情三農夢”中化集團農業服務現場會上,農業部種植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業部種植業司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化化肥等企業合作,探索農企合作新機制,發揮新型經營主體作用,加快推進配方肥到田,示范帶動化肥減量增效。同時,還將逐步加大對于農民施用測土配方施肥的補貼力度。 測土配方施肥是順應我國現代農業需求,科學施用化肥的創新性方式。據介紹,截至2015年底,中央財政累計投入85億元用于補貼農民測土配方施肥。在中央財政補貼的支持下,已有1.9億農戶得到了測土配方施肥服務,被服務土地面積達15億畝以上。 我國農業生產正處于“穩產能、調結構、轉方式”的關鍵時期,也是推動實現“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的重要節點。數據顯示,我國化肥年均施用量目前已突破6000萬噸,農作物畝均用量是美國2.6倍、歐盟2.5倍,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時存在嚴重的施肥不均衡、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等現象。 對此,中化化肥總經理助理馬躍表示,我國農業領域化肥施用不合理問題既與糧食增產壓力大、耕地基礎地力低、耕地利用強度高、農戶生產規模小等相關,也與肥料生產經營脫離農業需求、肥料品種結構不合理、施肥技術落后等相關。 加快測土配方施肥在全國落地的速度,有助于農業生產增產增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據介紹,中化化肥目前正大力推進化肥供給側改革,優化產能布局,并聯合各地政府相關部門搭建了由“智能配肥機+云端數據庫+電商平臺+農化服務平臺”組成的智能農業服務平臺,加快減量化施肥技術推廣,推進科學施肥到田。 在中化化肥石壩農業服務中心揭牌儀式現場,記者看到,新一代智能農業服務平臺應用了物聯網技術,通過集成農業大數據,實現種肥藥配方、生產、施用以及農業綜合服務的智能一體化,提供標準化服務與個性化定制相融合、線上與線下多種手段相配合的智能服務體系,并依托分布在全國17個分公司的300余名專業農技師力量,提供專業服務。 “為深化農企合作,加快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使用,助力化肥零增長,2016年,中化化肥將在全國推行200家示范配肥站及配套示范田;到2020年,這一數字還將翻幾番。”馬躍說。 近年來,中化集團聯手農業部深入合作,通過推進“互聯網+智能配肥”項目,加快化肥供給側改革;設立農業服務平臺,創新服務模式;推廣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轉變施肥方式;開展職業農民培訓,培育新型農民等,助力科學施肥和化肥零增長,推動我國現代農業健康持續發展。2014年,中化化肥與農業部種植業司簽訂《合作推進科學施肥備忘錄》,共同推進配方肥示范縣創建、科學施肥技術推廣、參與化肥減量化行動,已累計開展活動23000余場,創建減量化示范田2800余塊;2015年7月,中化化肥化肥智能制造項目成為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企業。 “中化情三農夢”農業服務活動是中化集團在農業服務領域的公益品牌活動。作為全國最大的農業投入品一體化經營企業,中化集團在每年春耕期間聯合旗下的中化化肥、中種公司、中化國際、中化農業等企業,通過與農業部等政府部門合作,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廣科學施肥技術、舉辦農民田間學校、開展科技服務進萬村、推進農資維權打假、保障優質產品供應等多種形式的公益農業服務,幫助農民掌握現代農業種植技術,科學合理施用化肥、種子、農藥等農業投入品,提供現代農業全程解決方案,實現增產增收,保障農業健康發展。自2014年中化集團啟動“中化情三農夢”大型公益農業服務活動以來,已累計開展活動3萬余場,直接受益農戶近四百萬人。 此外,上述報道在搜狐、網易、新浪、騰訊、鳳凰、和訊、中國化肥網、新民網、中國農資網、大眾網、中國科技網、中國肥料網等網站,轉載8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