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布局發展智慧農業 中化“MAP智農”助力農民增收 |
時間:2018-11-02 來源:人民網 視力保護色: |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讓農業和農村在快速發生改變,中國智慧農業也在快速發展。如今,土地適度規模的集中和消費,農田基礎設施的改造以及消費升級帶動的從追求產量到追求品質的差異化,為智慧農業提供了發展的基礎。然而,傳統的以人為主體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很難實現智能化,智慧農業也需要在適度規模的前提下進行標準化和機械化的變革,進而實現智慧化運營。 作為中化集團農業板塊的核心企業,中化農業正積極布局發展智慧農業。中化農業首席信息官沈冰告訴記者,中化農業的“MAP”戰略,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進行智慧農業發展,線下組織標準和規模化農業生產,已經逐步實現了農業的智能化。通過“MAP”線下全程服務的戰略模式,能夠有效的對用戶“從種到收”提供智慧農業生長發育的客觀基礎和條件,依托“MAP”戰略,以精準種植為核心,重點聚焦“感知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以及“決策執行能力”這三種核心能力。 中化農業智慧農業事業部創新農業互聯網新商業模式,打造了以精準種植為核心的現代農場管理平臺-MAP智農,平臺運用電子商務技術手段,為種植戶提供現代農業技術、農業投入品套餐、農產銷售、農產品品質溯源等服務。 據沈冰介紹,平臺主要能實現利用地塊管理幫助農場主管理地塊,遙感觀測分析作物長勢精準巡田,精準氣象提前預知異常天氣風險,農事管理在地圖上實現進度可視化,農事提醒適宜時間時間做合理農事,病蟲害預警做到病蟲害提前防治、農聯網感知土壤濕度觸發智能噴灌等。平臺全程跟蹤、解決農業生產管理的問題,做到整個種植生產過程的精準高效,同時,通過種植生產過程的數據化、標準化和線上化,積累作物全生命周期的生長數據,生產過程全程可追溯,推動種植戶生產作業從標準化到精準化再到智能化發展。 據了解,目前中化MAP智農平臺注冊用戶一千多,服務面積一百余萬畝,已經打造了具備感知、物聯、互聯、精準和智能化的智慧農業核心技術體系。結合MAP智農核心功能模塊,能顯著提升種植生產技術、效率和農產品品質,此外,智能監控與管理的應用節省了勞力,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成本,在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棉花、苜蓿草、甜菜等作物精準種植應用上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沈冰表示,下一步,中化集團智慧農業將主要以精準種植為核心,重點關注農業生產領域。同時也將利用平臺+增值服務的模式,讓更多農民用平臺管理農業生產,通過過程標準化、智能化帶來相應價值,促進農業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