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外企業簽署合作大單 央企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
時間:2019-11-07 來源:央廣網 視力保護色: |
央廣網上海11月7日消息(記者郭淼 楊靜)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7日)是上海進博會的第三天,從前方傳來的消息顯示,多家中外企業簽署大單合同和協議。合作涉及的外企有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卡拉拉礦業有限公司、力拓、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埃克森美孚、西門子股份公司等。 國資委負責人表示,今年中央企業采購簽約將涉及87個國家和地區,比去年增加了近20個,供應商達到730多家,比上年增加5%,已簽約的采購合同協議和意向金額都將比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 這位負責人說,中央企業與各國企業的合作,有力地促進中央企業加快邁向高質量的發展,也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投資機遇。 6日上午,國資委組織中國一汽、中國寶武、國藥集團等15組中外企業簽署特色大單合同或協議,產品涉及世界知名機電設備、航空原件等,合作涉及的外企有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卡拉拉礦業有限公司、力拓、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埃克森美孚、西門子股份公司等。記者注意到,不少企業簽約額度比首屆進博會有所增加。中國核工業有限集團公司總經理顧軍說:“今年我們主要簽訂的是核燃料組件的生產合同,是徐大堡核電站的燃料合同,主要是給核電站提供相關的燃料組件,去年的訂單已經在生產環節按照計劃進度在推進。”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證實,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在去年的基礎上,與各國企業的合作力度加大。本屆進博會,國資委組織了97家中央企業成立了交易分團,各央企交易分團邀請了700余家境外供應商參會,策劃31場精彩活動。郝鵬說,通過進博會,央企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的伙伴越來越多。郝鵬說:“今年中央企業采購簽約將涉及到國家和地區87個,比去年增加了近20個,供應商達到730多家,比上年增加5%。簽約的采購合同協議和意向金額都將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從合作的內容看,供應鏈的合作不斷地做實,產業鏈的融合不斷地走深。” 國資委數據顯示,本屆進博會,97家中央企業組織了1400余家下屬的企業,將近21000名專業的采購人員參加這次進博會,采購人員比去年增加了4000多人。 進博會是全球高端產品和亮相的舞臺,除了采購商“買買買”外,其中也不乏“換換換”的交易。國機集團交易分團秘書長、國機集團貿易服務事業部總監王玉琦說:“烏克蘭有豐富的糧食資源,但是它現匯的支付能力不足,因此我們把它叫做‘設備換糧食’,我們提供適合于烏克蘭使用的農業機械各種裝備,它用糧食來交換,這和過去的易貨貿易有點相似,也是一種商業方式,這樣可以起到互利共贏的效果。我們擴大了進口,烏克蘭也得到了所需要的裝備。交換的量比較大,有些雙方還在進一步洽談中,因為涉及到一些貨物的價格、交貨期,還有好多貿易上的不確定性因素。” 王玉琦透露,與烏克蘭這種“設備換糧食”的貿易模式,未來還有擴大的可能。 不僅有采買團,本屆進博會上央企還有很多“手拉手式”的采購組合。6日下午,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化工”)聯合舉辦專場簽約。兩家公司共與30家客戶現場簽訂合作協議。 紐仕蘭新云(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盛文灝表示,得益于首屆進博會的強大溢出效應,紐仕蘭實現了城市迅速拓展,公司奶制品線上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其銷量也大幅度上漲,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長達到277%。盛文灝表示:“合作金額達4200萬美元(約3億元人民幣),這是我們首日簽訂的首單,這也是繼首屆進博會雙方簽約后,再次依靠進博會平臺實現的第二次重大合作,而本次簽約金額比首屆翻了三倍,很震撼。” |